名家讲坛

发布时间:2024-11-25 15:55

论坛内有专家讲座或活动,要及时报名参加提升技能。 #生活技巧# #个人理财技巧# #理财论坛#

5月11日下午,上海政法学院名家讲坛第七十四讲暨上海美育大讲堂第四讲上海政法学院专场活动在天马讲堂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国际美学协会总执委刘悦笛教授作客我校,为300多名学生带来了“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专题讲座,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祁志祥主持。讲座历时两个小时,听众们跟随刘教授儒雅而有磁性的声音,踏上了追寻生活美学真谛的奇妙旅程。

讲座从“什么是美好生活”的追问开始,进而切入到生活美学的理论溯源。刘悦笛认为,美好生活就是“美的生活+好的生活”,也就是“既有质量,又有品质的生活”。而如何追求美好生活的哲学之道,就是“生活美学”。纵观当下的创意产业、公共艺术、城市规划、非遗保护等诸多领域,生活美学正成为国内方兴未艾的社会潮流,这其实是中国人对自身生活传统的一种复兴使然。放眼国际,中国的生活美学理论和实践也正引领着国际美学新潮。

刘悦笛指出,从学术史上看,生活美学正是承继和发展了李泽厚“实践美学”的理念,是一种向具体的、活着的、小写的人的落实与生成的美学,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学。通过生活美学的实践,人人都能够成为生活艺术家。

接下来,进入讲座最精彩的部分。刘悦笛从多个维度勾勒了生活美学的古典文化图景。从历史上看,中国美学自古以来就具有生活美学的气质。从“性”“情”到“文”,构成了中国生活价值的基本维度,生活美学也涵盖了从“自然化”“情感化”到“文化化”的过程。具体而言:生理的生活美学包括茶文化、食文化之美;“情感的”生活美学,包括闲居、交游之美;“文化的”生活美学,包括诗、书、画、印、琴、曲之美。总结说,天之美、人之美、地之美、居游之美、物之美、食之美、情性之美、德之美、文之美九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古典生活审美图景。最后,刘悦笛结合同学的提问,强调了生活美学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从生活美学的角度切入,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美地活’”,以及“如何能‘美地生’”这两个基本而重要的人生问题。同学们在哲思的启迪中,结束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前,刘悦笛在祁志祥的陪同下,参观了上海政法学院校园并留影。(高翔撰稿 王珏、郭丽娟摄影)

知识链接:

“上海美育大讲堂”是上海市美学学会响应党中央“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要求,组织上海乃至全国顶级专家在上海市各高校和部分中小学开展的系列美育讲座。讲座为期两年,计划一年设十讲,共二十讲。

科研处

2021年5月13日

网址:名家讲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66916

相关内容

百家讲坛心灵之道
名师讲坛| 2022版膳食指南解读
心灵讲坛第54讲《研究生压力管理》圆满结束
【岳麓讲坛】陈飞虎:艺术修养与生活视野
“工会干部讲坛”分享《一静一动 管理压力》
海峡妇女论坛暨海峡和谐家庭文艺展
生活,以考试的名义前行国旗下讲话稿
2019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
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2024年世界城市日城市环境主题论坛暨2024上海国际城市家具论坛在我校举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