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 科学消毒,这些事项要注意。
健康科技小知识: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健康科技资讯#
盼望着
盼望着
春天的脚步近了
新冠肺炎疫情狙击战进入关键阶段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消毒与测体温也逐渐成为一种
日常健康打卡行为
今天,来自小编给您带来
两条温馨提示
关于如何正确消毒与如何使用水银体温计
一次给您说清楚!
在关键时期给您最温暖的呵护!
温馨提示一:
防控新冠肺炎消毒办法
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含氯消毒剂、75%乙醇、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一、常用的消毒方法
(一)手的清洁消毒
1. 一般情况下,饭前便后,从外面回家后,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触摸眼睛、鼻及口后,应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在流动水下进行洗手。
2. 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3. 必要时用75%的乙醇或含醇手消液进行手的消毒。
(二)室内空气消毒
1. 首选开窗通风: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促进空气流通,每次15~30分钟。
2. 喷雾消毒: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消毒溶液喷雾消毒,关闭门窗作用30分钟后,打开门窗通风。
3.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30分钟。
(三)物体表面消毒
1. 擦拭消毒:使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mg/L的消毒溶液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包括教室、宿舍、办公楼等公共区域经常使用到的地面、墙壁、电梯,触摸的物体如门窗、讲台、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擦拭消毒的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内向外,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用清水浸泡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2. 电脑的键盘和鼠标用75%的乙醇清洁消毒。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激光打印机和电话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
二、各类场所日常预防性消毒要求
(一)普通学生宿舍、办公室
1. 教师与学生均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打扫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勤晒衣服和被褥,做好手部清洁消毒。
2. 每天开窗通风2~3次。
3. 地面、桌面、门和门把手等物体表面,用有效氯含量500㎎/L的消毒溶液进行擦拭消毒,每天1次。
4. 电脑的键盘和鼠标、传真机、电话等办公设备可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每天1次。
(二)教室、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1. 开窗通风,每天2~3次。
2. 地面擦拭消毒:用有效氯含量500㎎/L的消毒溶液擦拭地面,每天2次。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3. 窗台、门、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消毒:用500㎎/L的含氯消毒溶液喷洒或擦拭,每天1次。
4. 喷雾消毒:用有效氯含量500㎎/L的消毒溶液喷雾消毒,每天2次。
5. 垃圾桶消毒:公共区域的垃圾桶要加盖,垃圾必须要日产日清,用有效氯含量1000㎎/L的消毒溶液对垃圾桶的内外表面喷洒或擦拭消毒,每天2次。
6. 便池、下水道消毒: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溶液冲洗,停留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去残留的消毒剂,每天2次。
7. 水池消毒:用清水清洁后,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每天1次。
(三)隔离观察点
1. 公共区域如走廊、大厅、卫生间等的消毒方法
(1)开窗通风,每天2~3次。
(2)疫情期间可采用有效氯含量1000㎎/L的消毒溶液喷雾消毒,每天2次。
(3)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桌椅、门把手等表面部位,用有效氯含量1000㎎/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每天2次。
(4)水池用清水清洁后消毒保持干燥洁净,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每天1次。
(5)便池、下水道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溶液冲洗,停留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去残留的消毒剂,每天2次。
(6)垃圾桶加盖,垃圾要及时清运,每天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溶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2. 房间内的消毒方法
(1)开窗通风,每日2~3次。
(2)房间的地面、墙壁,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包括门窗、桌椅、门把手等,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溶液拖擦或喷洒,每天2次。
(3)有条件时,可采用紫外线消毒车消毒。
(4)纺织品消毒: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换,收集于专用回收桶内,与合同洗涤机构交接,采用密闭方式转运,专用运输工具一用一清洗一消毒。
3. 工作人员手的消毒方法和要求
工作人员应穿清洁的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服、医用口罩、乳胶手套),经常用流动水清洁手部。一般情况下,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手消液消毒。
(四)发热患者专用转运车清洁消毒
用75%浓度的酒精棉球擦拭方向盘、扶手、座位等部位,要保持车内清洁。每送完1次患者后,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液喷雾消毒后密闭30分钟后开窗通风。
(五)特殊部门的消杀方案
食堂、浴池、游泳馆等特殊部门按照本行业消毒规范执行,疫情期间可升级到行业消毒规范最高标准,由相关部门酌情参照执行。
三、终末消毒
当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组织进行终末消毒。
四、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泡腾消毒片每片含有效氯500㎎,取1片放入1升水中,溶解后稍作搅拌即成浓度为500㎎/L的含氯消毒液。
(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为5.0%左右,使用前需先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稀释,不可直接使用。
(三)75%酒精消毒液易燃爆,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乙醇消毒液使用和存放应远离火源。
(四)注意事项:
1. 稀释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防护,操作员应佩戴口罩、乳胶手套和护目镜,不得用热水稀释。
2. 稀释后的消毒液请勿装入饮料瓶中,以免误服。
3. 喷洒消毒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喷洒区域应确保无人,防止喷溅到其他人;切勿直接向人面部、眼部喷洒,如不慎溅入眼内、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4. 泡腾消毒片和“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等酸性、含磷硫物质混合,以免产生有害气体,导致中毒。
5. 75%酒精消毒液只能应用于对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不能采用喷洒方式,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撒漏,以防止火灾发生。
6. 75%酒精消毒液和未稀释的“84”原液必须在温度低于20℃、阴暗干燥和通风良好、远离火种、热源的地方存放,需专人管理,不得使用金属容器储存,不得存放在人员密集区域。
温馨提示二:关于水银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发热是新冠肺炎的症状之一,体温检测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手段。因此,科学监测体温、规范使用体温计对科学防控疫情、做好自我防护、确保个人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银体温计是体温监测的重要工具,但使用水银体温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此特做出以下使用指导和温馨提示。
水银体温计使用方法:
1. 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温度之前,要用75%医用酒精擦拭体温计并擦干。
2. 观察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3. 如果水银柱不在35℃以下,要先将水银柱调整至35℃以下后再进行使用。
4. 确定水银柱在35℃以下后,将体温计金属头一侧夹到腋下进行体温测量。
5. 5~10分钟之后,将体温计取出查看温度,注意手不要碰到金属头。
6. 水银体温计最高温度值是42℃,在保管或清洁时温度不可超过42℃,不可将体温计放入热水中清洗或用于测量水等其他物体的温度。
7. 水银体温计易破碎,存在水银(汞)污染的可能,因此必须妥善保管,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避免滚动滑落。
打碎水银体温计该怎么办?
1. 立即开窗通风。
2. 带上橡胶或胶乳手套。
3. 先用纸巾小心捡起碎玻璃片,并用密封袋装好。
4. 对于较大的水银颗粒,用纸板小心收集;要特别注意,水银颗粒在平滑的地板上滚动很快,所以请仔细检查整个地板。
5. 对于较小的水银颗粒,建议用滴管小心收集,然后用纸巾包好,再放入密封袋中。
6. 对于那些更小的、难以看清的水银颗粒,可以用剃须膏涂在小刷子上,一点点粘,或者用胶带粘,再将小刷子和胶带一并放入密封袋。
7. 如果家里有硫磺粉,还可以用硫磺粉洒在水银流过的地方。硫磺碰到水银会从黄色变成褐色(硫化汞),硫化汞不会挥发至空气中影响健康,同时也利于清理。
8. 建议通风数小时后再进入室内。如果发现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注:所有装有水银污染物的密封袋,可根据各地的情况,询问当地的环保部门处理。
水银体温计使用“四不要”
1. 不要用吸尘器:吸尘器把水银吹到空气中,会加速水银的挥发。
2. 不要用扫帚:扫帚会打散水银,导致水银球到处滚动,难以清理。
3. 不要把水银倒进下水道:会污染环境。
4. 不要测量口温:以防咬碎。
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
切莫放松警惕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
科学防御新型冠状病毒
是我们战“疫”的有力武器
希望我们都能保护好自己
保护好家人
静候春暖花开
图文来源 | 东北大学公众号
责任编辑 | 吕鑫艳
图文编辑 | 刘振
审核 | 吴栓虎
网址:温馨提示 | 科学消毒,这些事项要注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72959
相关内容
科学消毒,这些事项要注意温馨提示:换季注意事项
关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的温馨提示
健康教育|温馨提示!居家防护,这些要点须注意
小区养宠物温馨提示物业温馨提示
居家消毒你做对了吗?这些事项要注意!
温馨提示:疫情期间,居家消防安全要注意这些……
实用!正确使用酒精消毒,这些事项一定要注意!
旅游注意事项和温馨提示,旅行前的准备
环保温馨的提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