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成长的快乐与成熟的烦恼 (三)
2011-06-13 13:24 作者:李翊来源:三联生活周刊5
从“内心很多地方不坚定不确定”、打不好就要瞄一眼全运会看台上的余丽桥时期,到“冲着四大满贯赛看台上怒吼发泄”的姜山时期,不断感受着国际职业网球氛围的李娜日益坚信:“网球是一个个人项目。”
李娜与丈夫姜山(摄于2006年)
2002年,李娜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就读,并与姜山确立了情侣关系。吃住在校园,除了学习和吃中药调养身体外,她还参加除网球外所有在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甚至体育舞蹈和现代舞。回忆起大学生活,李娜说:“在学校的两年,我从不谈也不想知道网球的事,更不打网球。”
“她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大学生。”曾晶还记得当时采访完李娜,他打车送李娜去汉口吃饭,两人谈了一路。“没谈职业网球,说的全是学校读书的事。她还说要来我们报社实习,反问我:‘怎么每个报纸做得都一样?没想过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吗?’”
李娜并不知道,与学校一墙之隔,中国网坛正在酝酿变革。“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队在网球项目上没有拿到一枚奖牌,这次惨败令我们有了深刻反省,闭门造车只能是死路一条。”时任釜山亚运会中国网球教练的湖北人马克勤回忆道。一些尝试职业化的地方队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以天津网球为例,他们不仅派队出国参赛,而且从2001年开始就派队员到美国国际网球学校训练,除了彭帅以外,受过培训的王钰等男队选手也是国内最好的球员。”
2002年底,时任国家女子网球队主教练的余丽桥找到李娜,话说得狠:“拍子是你手中的枪。你丢了它,别人就不会记得你。你什么都不是。”李娜“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说:“我钱够了,不想打。”“你先去读书,有朝一日我会领你回来打的。”余丽桥撂下这句话就走了。此时的余丽桥,执著地认为,以李娜的能力,如果和李婷继续配双打,冲击2004年奥运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2003年“非典”期间,她以儿子要参加中考为名向国家队请了半年假,不停奔波在武昌和汉口之间,劝说李娜。
5
网络编辑:康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