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博物馆+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12-11 06:51

探访当地博物馆,了解乡村历史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休闲推荐#

近日,成都市社区美空间建设行动新闻通气会上,公布了第一批社区美空间,天府微博村榜上有名。

据了解,天府微博村位于煎茶街道老龙村9组,北临成都科学城,距兴隆湖约6公里,南临天府文创城,总规划面积约1000亩。

下面就跟着记者,一起去微博村看看吧!

博物馆总面积1460平方米 讲“三农”历史 助乡村振兴


△ 天府微博村三农博物馆

据介绍,天府微博村三农博物馆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发布的20多个“中央一号文件”为主线,展现各个时期我国制定的重要农业政策、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事迹等。

博物馆通过梳理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方式,为三农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为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启示。

展厅总面积1460平方米,分为综述篇、峥嵘岁月篇、激荡三十年篇、迈向新时代篇四大部分。

除了传统的图文展示外,馆内还搜集了不少实物,比如粮票,还有老龙村自己保存的农业税凭证以及一些农业生产工具等。


△ 天府微博村里的村民新居

馆内的镇馆之宝是刻立于1966年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石碑”。1980年,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撤社建乡,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这块石碑也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在小岗村展示区,复原了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的场景。

天府微博村还打造了4个乡间主题年代体验馆,分别对应上世纪的50、60、70、80年代。通过展示各个年代的老物件,还原一代人的记忆。

由此,这里形成了三农微型博物馆聚落,“天府微博村”也因此得名。

“微博+” 探索公园城市乡村多元表达

打造四态融合大美空间

地处四川天府新区,天府微博村正在积极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天府微博村顺应内在机理,将公园城市的六大核心价值转化为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态融合”的创新发展理念。

走在天府微博村内的绿道上,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整个园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纯天然的地形地貌。在这山水相依的环境中,每一步都是极美的生活享受。

据悉,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紧紧遵循生态规律,将生态修复作为核心要义,将原生态本底保护作为重要基础,挖掘生态本底特质,原有松树、梨树等本土植物栽种面积达公园总面积70%以上。

按照“拥绿亲水”的思路,构建了“梨园”+“松林”+“湿地”+“4级绿道网”四级生态体系,规划布局300余亩梨园、300余亩松林、300余亩乡村生态湿地以及18公里4级田园绿道。


△ “一叶渡”水上会议中心

党校由梨花微党校和“一叶渡”水上会议中心两部分组成。梨花微党校建筑源于传统民居样式,屋顶铺有茅草。“一叶渡”水上会议中心沿河修建,从空中俯瞰“一叶渡”犹如一片树叶漂浮水中。

提升居民幸福生活指数,营造高品质生活场景,打造对外开放、舒适多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直是天府新区在空间营造理念上的积极探索。


△ 梨花艺术水街

未来,天府微博村将围绕“乡村振兴会客厅”建设要求,持续打造突出本土文化特色的13个文创艺术馆+29个艺术工作室+5KM文化故事传承路,打造天府新区乡村振兴创新示范项目——“湖畔松乡·漫遥梨源”,建成集聚“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态融合大美空间。最终实现“农村形态、农业价值、农民身份”华丽蜕变,释放乡村振兴红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曹凘源 实习记者 杨静耕 供图 天府新区

原标题:微型博物馆+乡村振兴=?

编辑:段琪琳

网址:微型博物馆+乡村振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1465

相关内容

巧用资源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
非遗+乡村振兴=双赢
海南省图书馆向儋州合罗村捐赠图书 助力乡村振兴
澜沧:打造科技蔬菜园艺博览园 助力乡村振兴
让乡村换一种方式生长——固河镇巧打乡村振兴“文化牌”
安亭镇向阳村:乡村振兴田园美,党建引领新向阳
低碳农业与乡村振兴
农村能源: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动力'
畜牧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电力服务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