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心理疏导
焦虑情绪的心理疏导方法 #生活知识# #情感心理#
疫情当下可能会有的反应?
1、情绪表现:着急、发慌、烦躁、担心(家人离开 或被隔离)、焦虑(死亡焦虑)恐慌、抑郁
2、生理体征:睡眠问题、饮食减少、胸闷、噩梦
3、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情绪状态、重大事件(疫情)
4、异常表现:严重失眠、睡不着、不能做任何事情
1、2、3属于正常化,正确理解并允许自己有这样的表现,4可以寻求心理老师。
居家自我防护的高中生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生活学习状态与平常有很大的不同,刚适应了线上学习后又回归学校,可能产生一些诸如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学习问题,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甚至可能激发原有的依恋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疫情心理?
感觉剥夺实验:指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几天以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疫情之下我们的吃穿住用行(生理需要)、自身及家人生命安全(安全需要)或者被隔离(爱、尊重需要)等这些需要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个体会出现各种情绪及生理反应。
应对疫情心理,我们能做什么?
具身认知理论: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人在开心时会微笑,而微笑也会趋向于更开心。
1.积极主动投入,从我做起:养成勤洗手和戴口罩的行为操作会感觉自己抵抗病毒的能力更强,而哄抢物资的时候会感觉疫情无法控制的想法。
2.回到学校开始线下学习更要做好规划,积极主动做有意义的事。
高中生做好压力管理
当前居家自我防护线上学习和学校即将开展回校学习等现实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的调整都可能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学习压力、自我要求理想期待和现实学习水平学习实际的差异所带来的压力。我们希望同学们及时调整心态,采用有效的应对方式,加强自我监控,提高自我效能感,积极适应新的变化。
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可能心理调适的特点就会有所区别。比如,以心理学上著名的气质类型为例,胆汁质(张飞)的同学要主动努力地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培养自己习惯于安静和平衡的学习,学会冷静地对待批评和逆境。多血质(王熙凤)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扎实、专一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粘液质(林冲)的同学要学会对人、对事、对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感情,增强时间、效率观念,加强速度训练和发散性思维训练,注意节奏等。抑郁质(林黛玉)的同学要注意对学习树立自信心,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交流,努力逐步地适应新的环境,多在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克服孤僻多疑的倾向,切忌过度刺激,注意积极的心理宣泄等。
加强自我支持,积极寻求人际支持
请同学们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饮食合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尝试以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学习,适当的运动,从而加强自我支持。同时,请同学们多和家人、同学、朋友和老师加强沟通和交流,分享感受,积极寻求家人、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心理支持。
网址:疫情心理疏导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9821
相关内容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PPT课件疫情心理疏导小课堂
疫情防控期间心理疏导指南
疫情下中小学生心理“巧”疏导
“疫情期间负性情绪疏导和压力管理”心理讲座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这7点须掌握
疫情心理疏导免费服务!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为您守候
@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热线持续为您服务!
疫情心理疏导小贴士
丈亭镇残联开展残疾人疫情心理疏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