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知高血压,避免疾病危与害

发布时间:2025-05-11 20:26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者应避免游泳。 #生活知识# #安全常识# #游泳安全指南#

  近年来,在心脑血管死亡人群中,一半以上都与高血压相关,可见其危害大。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高血压,避免因认识误区给自己及家人带来危害。

  高血压认知的常见误区

  1.不难受就不用降压药

  2.降压药不能随便用,用了就停不掉(担心药物依赖)

  3.血压正常了就停药,血压高了再吃(按需用药)

  4.长期使用降压药有副作用(因噎废食)

  5.认为控制高血压是患者个人的事(家庭生活习惯)

  5.降压药损害肾脏(担心损害肾脏以及性功能)

  重庆北部宽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耿召华表示,许多患者在这些误区的误导下,血压得不到控制,并发症很难避免。

  高血压的症状表现

  高血压不是突然降临的,它的发生早有预兆。如果平时经常出现失眠、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四肢麻木等不适症状,要警惕是不是自己的血压太高了。

  出现这种情况,要积极到医院检测血压,如果确诊为高血压,也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服用药物等方式控制血压,防止对健康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高血压的预防方式

  对于高血压的预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高血压尚未发病之前,消除致病因素

  (1)合理膳食,低盐低脂,少油高蛋白饮食

  (2)禁烟限酒

  (3)适量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4)心理平衡,保持相对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

  (5)对易诱发高血压的疾病,类似于高血脂等及早的进行药物干预,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2.高血压早期,症状尚未明显时定期体检

  应用筛检或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延缓病程。

  3.血压持续升高,头晕等症状明显时积极治疗

  缓解高血压症状并预防它的并发症,若到了高血压晚期则可通过康复治疗及姑息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高血压患者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遵循四大原则:

  三餐安排规律

  遵循少食多餐的习惯,不要一顿饭吃太饱。如果身体比较肥胖,一定要控制热量摄入。晚餐清淡,饮食上太油腻会增加中风的概率,如果患者没有痛风或者肾病,可适当多吃一些大豆、花生以及黑木耳等。

  注意低钠饮食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每天钠盐的摄入不得超过5克(一小勺)。这5克是一天的钠盐摄入,其中还包括酱油中1克,如果喜欢吃咸菜、腐乳、腌制品这样的食物,也要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量。

  补充钾元素

  钾元素是抗衡高血压的重要武器,对于因钠元素浓度太高造成的血压升高以及血管损伤问题有很大的调理效果。豆类、核桃、土豆、鱼类、禽类、根茎类蔬菜(苋菜、大葱等)以及水果中的香蕉、橘子等都含有较多的钾元素。

  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人体每天需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天然的矿泉水当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锂元素、锌元素、硒元素等等,对身体十分有益。

  得了高血压真的离不开降压药了吗?

  很多人会问“降压药一吃就要吃一辈子吗?”

  耿召华提醒,许多高血压患者不愿意服药治疗,担心降压药吃上去就甩不掉,要吃一辈子,并担心产生“抗药性”,导致对降压药无效。实际上,不吃降压药,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就还在持续。(重庆北部宽仁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陈易、张祎)

网址:正确认知高血压,避免疾病危与害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56403

相关内容

营养与疾病——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的危害和护理:如何调整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
职场健康:工作压力与高血压发病
高血压病与常用药物
健康科普 | 高血压疾病家庭小常识
高血压危象的家庭急救知识.docx
应对高血压危象:家庭急救知识普及.docx
高血压科普知识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5种简单方法有助降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