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魅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下)

发布时间:2025-05-17 10:20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教育提升质量#

三、教师的学识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除去尊敬老师的高尚人格外,还在于他们能从老师那里**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一个没有丰厚而广博的学识的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的,更不可能有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被这位历史教师高超的授课艺术迷住了,都忘了记笔记。课后,大家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整个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博览群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其知识结构必须是“U”形的,那就是: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广泛而深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者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站在学科专业知识前沿的人,能熟练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同时,还能够不断更新自我,扩大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如果教师仅停留在所教学科的现成知识层面上,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就只能扮演“传话筒”的角色,只能培养出思维迟钝、思想贫乏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社会的要求的。因此,一个好的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总是处于流动状态,常流常新。

除了学科专业知识以外,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调的教师,而是喜欢那些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所谓“博喻”,即指广泛地启发、诱导、晓喻学生,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做到“博喻”的。

那么,是否有了良好的知识修养就可以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教师的职业具有双专业性,“怎样教”的方法和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学记》提出的“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和学习成败的心理原因,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的效果。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这个职业更是充满了挑战和创造,真正有魅力的教师一定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后,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科学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的基本方法加以研究,善于把研究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学过程充满许多未知的因素,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诸多难于预料的因素使得教师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即教学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模式。面对瞬息万变的教学情境,如何才能做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呢?别无选择,只能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不断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境中迅速作出恰当的行动。孔子的弟子颜渊曾这样赞叹他的老师:“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高超的教育艺术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境界。

四、教师的形象魅力

这里谈是教师的外在形象,指的是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姿态表情等给人的印象,它是一名教师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精神面貌的外在显现。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外表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很大的意义。很难想象一个肮脏的、马马虎虎的人,他竟能注意自己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优美的外部形象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变得谦逊敦厚、温文尔雅。因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苏霍姆林斯基语)”

教师的形象魅力主要表现为和谐自然、富有职业美和现代美。夏夫兹博里认为,“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丽而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杂想录》)一般说来,教师和谐自然的职业美和现代美是从仪表美、教态美、语言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教师的仪表美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发常理、面常净。上课之前,不妨照照镜子,看看头发是否整齐、脸上是否干净。要知道,也许我们一个小小的疏忽大意会导致课堂上的尴尬或一节课的失败。现就是穿戴应讲究,佛要金装,人要衣裳,所谓仪表美更多是从穿戴上体现出来,穿戴要端庄得体,既不能显得穷酸潦倒、不修边幅,也不能浓妆艳服、一味追求时髦。“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老舍语)教师的穿戴要体现出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的职业美。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的穿戴越朴素越好,教师的穿戴也要能体现出一定的现代美,关键是怎样穿戴才合适,怎样才能做到协调和谐、得体入时、因地制宜。格朗梅特在《女性服饰指南》中指出:“审美能力和优美的风姿,体现在适合自己体态和性格的服饰中,同时还包括适合时宜的穿戴。”比如在一些特定场合,男教师西装革履、女教师略施淡妆是应该提倡的,它是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礼仪所要求的。教师的仪表美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的教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讲究教态美,首先是表情要自然生动。现代心理学测定:感情的全部表达=7%的言词+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面部表情的变化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面部表情中最关键的又是眼睛,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是人体发射信息最重要的部分。据现代科学统计,仅用目光,人类就能交换上千种信息。所以教师上课时要善于用目光与学生交流,有时盯着一个人看,似乎专门说给他(她)一个人听,有时又一会儿冲左边点头,一会儿朝右边微笑,目光总在关照全班所有的学生,一个制止的眼神,一丝赞许的微笑,常常会收到奇妙的效果。其次是手势要自然和谐,要尽量丢掉那种摸鼻子、扶眼镜等无意识的动作,学会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有意识手势。据学者们研究,手势与表情结合,可传导信息的40%。恰当的手势往往是在内心情感的催动下,在讲某句话的瞬间自然作出来的。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时用描摹性的象形手势(如:圆、方、长、短等),有时用表达情感的情绪手势(如:挥拳、劈掌等),有时用指示性手势(如:扳指头、敲桌子等),有时用象征性手势(如:向前方挥手象征前进,举起中指、食指象征胜利等)。另外,身体的姿态也应该自然得体。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时头要正,腿要直,两脚基本平行或一前一后,自然站定。可做一个提气动作,形成全身挺拔、精神焕发的形象;坐下时,两脚自然落地,腰板挺直,女教师的坐姿以双腿并拢、面向正面而双膝侧向一边为宜,这样的姿态才显得优雅动人。

教师的语言(口语)美首先体现在语音标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次是懂得用气发声、吐字归音的常识,发出来的声音宏亮圆润,字正腔圆,清晰流畅,达到“兼耳底音乐而存之”(朱自清语)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境,组织恰当的言语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特别是教师幽默的语言,它能使课堂氛围和谐融洽,使学生学习化难为易,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现代社会是一个高交际、高频率、高信息化的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在西方,人们甚至把口才、美元、电脑称之为世界三大战略武器。对于教师而言,口语表达能力显得犹为重要,因为教师是吃开口饭的,教师的工作就是“言传身教”,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去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从教师的语言中能充分展示教师的师德修养、学识才华和人格品位。

总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个体,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的师爱和人格、教师的学识和气质是教育的载体和风帆,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所携带的课程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魅力。教师以其独特的魅力支撑着教育这座千秋大厦。

网址:教师魅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5307

相关内容

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教师如何缓解职业压力
宋梅: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自我调适 | 生活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家庭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对武汉市高校青年教师家庭的调查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高中生学习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建议
“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研究》 成果公报
深耕素养教育行业 猿辅导斩获2024年度影响力教育品牌奖
浅谈计算机辅助教育对教育的影响
学生快乐+教师健康=教育
职场教师礼仪指南培训提升形象与魅力的关键技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