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自我评定量表9篇(全文)
情绪智力的自我评估:使用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和提升方向。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技巧# #情绪智力开发#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精选9篇)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 第1篇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
如果您在近两个星期内有以下任何一种症状,请数数有几项:
1.疲倦、四肢无力
2.肌肉紧张,尤其是颈部、肩膀和背部,腰酸背痛
3.心跳急促
4.脉搏加快或不正常
5.胸痛
6.呼吸困难
7.背痛
8.头痛,尤其是额头附近等位置
9.胃病、消化不良
10.腹泻
11.手脚发抖
12.口干
13.不停流汗,手心脚心总是潮湿
14.咬紧牙关
15.皮肤病
16.手脚冰冷
17.咬手指甲(咬笔头等)
18.充满愤怒,并将其发泄出来
19.容易发脾气,没有耐性
20.觉得忧虑,意志消沉,凡事向负面方面想
21.对自己失去信心
22.感到心力枯竭、缺乏热情
23.有疏离感(离群索居,不想理睬人)
24.不能集中精神
25.记忆力变差
26.影响判断力,显得犹豫不决
27.经常睡不好或失眠
28.不能停止吸烟
29.喝酒多
30.无自制地花钱
31.服食药物减压
32.性需求下降
33.很难放松
34.常常缺席工作,请病假
35.情绪不稳,无故地哭
36.不自控地想一些不愿想的事
白领的心理疲劳程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
等级1(没有符合)——目前状态良好;
等级2(符合1—5项)——目前状态一般,也需要适当调节;
等级3(符合6—10项)——已经精疲力竭,请注意调节压力;
等级4(10项以上)——身体处于高度危机状态,最好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个体咨询来帮助摆脱心理疲劳的困境。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 第2篇
强较强一般较弱弱1234
51. 一般学习能力倾向(G)
(1)快而容易地学习新的内容()()()()()
(2)快而正确地解决数学题目()()()()()
(3)你的学习成绩总的来说处于()()()()()
(4)对课文的字、词、段落和篇
章的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5)对学习过程的材料的记忆能力()()()()()各等级次数累积()()()()()×1×2×3×4×5总计分数()=()+()+()+()+()自评等级()=总计分数()÷
52. 言语能力倾向(V)
(1)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阅读速度快,并能抓住中心内容()()()()()
(3)掌握词汇量的程度()()()()()
(4)向别人解释难懂的概念()()()()()
(5)你的语文成绩()()()()()
各等级次数累积()()()()()×1×2×3×4×5总计分数()=()+()+()+()+()自评等级()=总计分数()÷5
3. 算术能力倾向(N)
(1)作出精确的测量(如测量长、宽、高等)()()()()()
(2)笔算能力()()()()()
(3)口算能力()()()()()
(4)打算盘()()()()()
(5)你的数学成绩()()()()()各等级次数累积()()()()()×1×2×3×4×5总计分数()=()+()+()+()+()自评等级()=总计分数()÷
54. 空间判断能力倾向(S)
(1)解决立体几何方面的习题()()()()()
(2)画三维度的立体图形()()()()()
(3)看几何图形的立体感()()()()()
(4)想象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形状()()()()()
(5)想象三维度和三维度的物体()()()()()各等级次数累积()()()()()×1×2×3×4×5总计分数()=()+()+()+()+()自评等级()=总计分数()÷5
5. 形态知觉(P)
(1)发现相似图形中的细微差异()()()()()
(2)识别物体的形状差异()()()()()
(3)注意到多数人所忽视的物体的细节部分()()()()()
(4)检查物体的细节()()()()()
(5)观察图案是否正确()()()()()各等级次数累积()()()()()×1×2×3×4×5总计分数()=()+()+()+()+()
1自评等级()=总计分数()÷5
6. 职员能力倾向(Q)
(1)快而准确地抄写资料(诸如姓名、日期、电话号码等)()()()()()
(2)发现错别字()()()()()
(3)发现计算错误()()()()()
(4)在图书馆很快地查找编码卡片()()()()()
(5)自我控制能力(如较长时间地抄写资料)()()()()()
各等级次数累积()()()()()
×1×2×3×4×
5总计分数()=()+()+()+()+()自评等级()=总计分数()÷5
7. 眼—手运动协调(K)
(1)玩电子游戏()()()()()
(2)打篮球或打排球一类的活动()()()()()
(3)打乒乓球或羽毛球()()()()()
(4)打算盘()()()()()
(5)打字()()()()()
各等级次数累积()()()()()
×1×2×3×4×5
总计分数()=()+()+()+()+()自评等级()=总计分数()÷5
8. 手指灵巧(F)
(1)灵巧地使用很小的工具(如镊子等)()()()()()
(2)穿针眼、编织等使用手指的活动()()()()()
(3)用手指做一件小手工艺品()()()()()
(4)使用计算器的灵巧程度()()()()()
(5)弹琴()()()()()
各等级次数累积()()()()()
×1×2×3×4×
5总计分数()=()+()+()+()+()自评等级()=总计分数()÷5
9. 手的灵巧(M)
(1)用手把东西分类(如把一大堆苹果分为
大、中、小三类)()()()()()
(2)在推和拉东西时手的灵活度()()()()()
(3)很快地削水果()()()()()
(4)灵活地使用手工工具(如锒头、锤子等)()()()()()
(5)在绘画、雕刻等手工活动中手的灵活性()()()()()
各等级次数累积()()()()()
×1×2×3×4×5
总计分数()=()+()+()+()+()自评等级()=总计分数()÷5
统计:在下列括号中填写你的每一职业能力倾向的自我评定等级
职业能力倾向自我评定等级
一般学习能力(G)()
言语能力倾向(V)()
算术能力倾向(N)()
空间判断能力倾向(S)()
形态知觉(P)()
职员能力倾向(Q)()
眼—手运动协调(K)()
手指灵巧(F)()
手的灵巧(M)()
在确定你的每一种职业能力倾向后,参阅反面关于职业对人的职业能力倾向的要求。
职业与其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倾向的基本标准
在等级数字下有“·”的职业能力倾向等级,表示此职业所必须达到的职业能力倾向水平。材料部分引用于国外资料,它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但是,从中可以了解部分职业对人的职业能力倾向要求的高低,此材料仅供参考。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 第3篇
关键词:压力,精神卫生,问卷调查,学生
个体在与具有高度挑战性的负性生活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 能够体验到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1]。在对这一现象加以测量的诸多工具中, 压力成长量表[2]因其信度和效度指标全面、主要针对校园内发生的一些严重程度较轻的生活事件以及简易性等特性, 而在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后, Armeli等[3]和Roesch等[4]对该量表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本研究尝试引入大学生压力成长量表, 为针对大学生经历校园内危机生活事件后可能获得的心理成长提供可资测量的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研究对象。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为某师范大学272名大学生。一、二、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71, 82, 119名;男生80名, 女生191名, 性别缺失1名;管理类专业学生50名, 理工类专业学生59名, 文史类专业学生163名。平均年龄为 (20.08±1.14) 岁。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样本为409名大学生。一~四年级学生分别为21, 146, 130, 112名;男生182名, 女生227名。医学专业学生262名, 管理类专业学生85名, 理工、文史和农学类专业学生共59名, 专业缺失的3名。平均年龄为 (21.17±1.20) 岁。研究时间为2009年4-9月。
1.2 方法
1.2.1 翻译与回译
以Armeli等[3,4]修订的压力成长量表 (SRGS) 为基础, 按Park等[2]使用的指导语和计分方法, 形成由47道题组成的初始量表。评定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由原始量表中的12个月改为“自入大学以来”。作者本人与心理专业2名大三学生、英语专业2名大二学生、1位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各自翻译得到中文量表, 将6份翻译稿进行比对, 通过协商确定中文版, 并请2名中文专业大三学生对翻译后量表的用词和流畅性进行了评定和修改, 随后将修改后的中文量表交由1名外籍心理学博士进行回译, 将回译后的结果与原始英文量表进行对比, 针对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题项进行了修改和删除。下述2道与精神性和宗教信仰相关的题项, “I developed my faith in God”、“I increased my trust in God”因与中国文化契合不好, 予以删除。
1.2.2 调查量表
(1) 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采用王滔[5]编制的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评定量表, 共有58道客观是否题。计分时回答“是”计1分, 回答“否”计0分。 (2) 社会期许量表[6]:10个项目的MCSD简版, 该简版比33道题的原量表中的项目更敏感, 更适合测量社会赞许性行为。该量表有5道反向计分题, 按“是”计1分, “否”计0分的标准, 加总正反向得分得到量表的总分。 (3) 乐观量表:采用Scheier等[7]的修订版, 共有10道题, 采用4点同意程度评定, 其中3道题反向计分, 4道题作为过滤项不计分, 加总正反向题项得分得到量表的总分。研究表明, 该量表有着良好的结构效度及汇聚区分效度, 内部一致性系数及重测系数均比较高。 (4) 基本情况调查和用于效度分析的平衡题项。基本情况由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类型、家庭的月平均收入、父母亲职业和文化程度等组成。另增加了“自入大学以来, 您觉得对您的精神和心身健康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一道开放式问题, 针对该事件要求被试用2道9点评分题评定该事件当时发生或现在仍感受到的压力的程度, 还要求被试填答该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某年某月) 。为了平衡SRGS测量中的正向反应偏差 (因所有题项均是从成长的角度来论述的, 所以容易引起被试不自觉地正性反应偏差) , 本研究也纳入了感知获益量表 (perceived benefit scales, PBS) [8]中的8道负向平衡题, 如“更害怕不好的事情降临到我头上”。
1.3 统计方法
用SPSS 11.5和AMOS 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球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KMO值为0.757, 表明适合作因素分析。根据相关理论在限定因素数目为1, 3和7的条件下, 用方差极大的正交旋转法, 根据可解释性、负荷及共同度的大小, 结果都不理想且难以解释。重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不限定因素数目的条件下, 因素分析中碎石图在2处出现拐点, 而且2因素模型比1因素模型的解释率更高。接着在限定因素数目为2的条件下, 重新进行因素分析, 有2道题在内容上有重合, 删除其中负荷较低的1道, 按负荷≥0.3的标准, 删除8道低负荷题及4道双高负荷题。根据负载于各因素题项的内容及相关理论, 将因素一命名为人际间成长因子, 因素二命名为人际内成长因子。结果见表1。按人际内和人际间成长二维的构想,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NFI=0.855, RFI=0.824, IFI=0.853, CFI=0.860, RMSEA=0.057, χ2值为1 313.691, 自由度ν=559, χ2/df=2.35, 结果表明, 二因素 (人际间、人际内) 成长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可以接受。人际间成长因子特征值为7.838, 解释率为24.243%;人际内成长因子特征值为4.866, 解释率为16.957%;共同度解释率为41.20%。
2.2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SRGS总量表及人际间因素、人际内因素的同质性信度系数α分别为0.805, 0.881和0.659, 间隔2周后 (样本量为67名大学生, 其中男生为27名, 女生为40名) 的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782, 0.743和0.710。SRGS总分及人际间、人际内成长因素与PBS的8道负向题呈无统计学意义负相关 (r=-0.067, -0.043, -0.082) , 与社会期许总分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r=0.071, 0.056, 0.024) , 而与性向乐观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r=0.369, 0.319, 0.375, P值均<0.01) 。
2.3 与人口统计学及其他变量间的关系
大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件的平均频数为 (17.13±7.62) 件, 被试报告频次最多且最严重的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业压力 (23.7%) 、恋爱 (9.0%) 、人际友谊 (6.8%) 、重要他人离世 (3.9%) 以及自己或重要他人重病重伤 (3.4%) 。该事件离测试时的平均时间为 (19.90±19.48) 个月, 该事件当时发生时的压力感 (6.22±2.14) 显著高于现在的压力感 (4.26±2.57) (t (306) =13.23, P<0.01) 。以SRGS总分为因变量, 以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类型、家庭的月平均收入、父母亲职业和文化程度等为自变量所作的一元方差分析, 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RGS及人际间、人际内成长因素与大学生生活事件的总频次及事件发生的时间长短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而与年龄呈不显著的正相关, 与事件发生时的压力程度相关不显著, 但与事件发生后现在仍感知到的压力程度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183, -0.138, -0.208, P值均<0.01) 。
3 讨论
自Park等编制压力成长量表 (SRGS) 以来, 有关SRGS到底有几个维度就存有争议。后续研究表明, 原始的1因素结构对数据的拟合并不太好, 而3或7因素模型则更好些。本研究发现, 尽管SRGS的2因素间以及2因素与SRGS总分间的相关非常高, 似乎暗示SRGS可能是单维的, 但在限定因素数目为1的条件下, 与2因素模型相比, 解释比例却只有26.34%, 而且对数据的拟合变得不可接受。而当研究抽取3或7个因素时, 负载于后几个因素的题项不但非常少 (仅二三道) 且还在2个或2个以上因素有双高或双低负荷;当删除这些题项后模型又变得不好解释。只有抽取2个因子时, 模型结构才变得清晰且非常好解释。从各维度所属题项的内涵来看, 个体在面临危机生活事件后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人际间和人际内的成长, 前者为对人我关系认识的加深, 表征了个体与外界人或物的关系, 如和朋友或父母的关系等;而后者为对“我”认识的加深, 表征了个体自身许多因素的改变或提升, 如能力、自信等。Samuel等[9]在用另一份测量成长的工具所作的研究中发现, 二阶人际间和人际内2因素的模型能比较好地拟合数据, 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人际取向的特征, 人际间人际内模式会对个体经验的多个层面产生影响。另外, 本研究中大学生经历最多的压力事件为学业压力, 而Parker等[2]的研究中大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则为人际关系性质的, 不同样本所经历的生活事件性质的不同可能也部分解释了为何会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会出现二维的结构。SRGS及其子维度与PBS负向及社会期许间的相关均不显著, 但与性向乐观相关显著, 这为SRGS的汇聚、区分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提供了初步的证明。就因素分析所删题项的内容来看, 其大体可以归为3类:对身体的关注, 如“懂得了要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 不要把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当回事”;精神性和宗教信仰;以及对生活的反思, 如“反思我到底该怎样度过我以后的生活”。此3类题项之所以未能进入最终的量表, 其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在校园内经历的最多的压力事件 (如学业失败等) , 并不足令大多数被试对身体健康产生足够的关注, 也不足以对大多数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产生撼动, 并达到对生活或生命进行深刻反思的程度。
研究表明, 与男性相比, 女性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得分更高[10], 被试年龄越小, 在益处寻求量表上的得分会越高[11]。随着年龄的增加, 个体所体验到的创伤后成长有下降的趋势[12]。另外, 也有研究发现, 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及受雇佣情况对创伤后成长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3]。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压力成长得分的性别、年龄及时间变化的差异。可能与本样本非常同质有关, 大学生群体本身共同的生活特性 (同等教育水平、同样的生活环境和氛围) 使得这一群体在应对压力中具有了非常大的相似性。本研究表明, 压力成长与主观感知到的压力显著相关, 这与国外有关研究一致[14]。有研究显示, 感知到的事件的威胁程度对创伤后成长的3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5], 评估事件具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威胁以及适度挑战性和严重性的被试, 其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的得分更高[3]。
因不同文化所暗含的不同的文化脚本 (culture script) 会对创伤经历者创伤前的基本图式、信念和目标, 承受创伤的典型形式, 痛苦情绪的管理, 生活叙事的发展以及社会支持的程度和类型产生广泛的影响[16]。因此, 未来需要采取“自上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 进一步纳入具有更多中国文化特色的成长维度或题项, 以提高量表的累积方差解释比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对苦难的认识和应对上均具独特性,
人体免疫力自我检测量表 第4篇
2、冬天,你常常冻伤手脚吗?
3、你从不为琐碎小事而心绪不佳。哪怕一点点时间也能用于休息吗?
4、你一年不少于4次感冒吗?
5、有点毛病就得吃药吗?
6、你的食谱里包括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冬天和春天还补充维生素吗?
7、你是个善于交际的、有许多朋友的人吗?
8、你对爱情很满意、家庭生活很幸福吗?
9、你喜欢新鲜空气、经常散步吗?
10、你吸烟吗?
11、你会适量地喝一小杯酒吗?
12、你生活在城市里吗?
13、你很注意自己的体形吗?
14、你经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吗?
15、你在一个大集体里工作吗?
16、你每天喝足够多的水吗?
17、你的工作很紧张、家务活也很繁重吗?
18、你多数时间是在温暖的房间里度过的吗?
如果1、3、6、7、8、9、11、13、16题的回答是“是”,每题得1分;如果2、4、5、10、12、14、15、17、18题的回答是“否”,每题也得1分。
1~6分:可以说,你的免疫力很差,因此,经常得病。你需要免疫学专家的帮助,否则无法增强抵抗力。
7~12分:你的防卫系统有些问题。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补充多种维生素,每天早晨洗一个水温反差大的澡。这些小措施对增强免疫力十分有益。
13~18分:你的免疫力很强,疾病绕着你走,即使有点不舒服,也很容易恢复。
学生自我评价量表 第5篇
新课程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通过反思“自己和自己比”,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的学习。测试评价
测试时要重视个性的发展 和差异性,突出测试评价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在测试后让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说明:表中涂星部分由同桌操作,“自我整体评价”由学生自己填写,家长观察部分由家长操作并签名。)学生互评 3颗,良好2颗,一般1颗;老师评价时可分优秀,良好,还需努力;家长评价书写是否认真工整,是否经过认真思考,是否满意等等。
对学生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实验的成效 篇二: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篇三: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课题:《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 班级:_____ 学生姓名:_____ 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 得分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精神
3、发言响亮、清晰。状态
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25
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中。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
思考过程。参与
3、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25 程度 补充自己的想法。4 5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参与
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效果
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合作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后再动手、动口,小组交流时要小声、有交流 序、完成后用坐姿告诉老师。25 25 5 自主能自主学习,勇于挑战难题。积极创新探索。创新
(附加分)篇四:学生课堂自我评价表 篇五: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南充市南部县大桥小学 勾余波
小学高年级 语文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说明
一、设置理念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尝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探究,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如今《语文新课标》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提出“实施评价,应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并强调“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让自评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学习的信心。总之,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将使其受益终身。
学业自我概念量表 第6篇
1.我有能力把学习搞好。
2.学习是我的专长。
3.我总是无法认真上课。
4.我不喜欢上课。
5.我对自己在学习上的表现感到满意。
6.上课的重点我能了解。
7.我的学习能力比其他同学强。
8.虽然我不满意现在的成绩,但也想不出其他办法。
9.我平时花很多时间学习。
10.在学习上,我有能力帮助其他同学。
11.我对学习感到有信心。
12.做作业对我来说很容易。
13.我有能力作比较难的题。
14.我喜欢做作业。
15.上课我很认真。
16.我总是担心自己无法把学习搞好。
17.我觉得自己做不好作业。
18.我对学习很感兴趣。
19.我不知道如何学习。
20.我不可能在学习方面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夸奖。
21.不管我多努力,我的成绩也不可能有很大的进步。
22.学习的时候,我的反应很快。
23.上课时,我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24.不管我的成绩怎样,我还是愿意努力学习。
25.我的反应很慢,所以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
26.我对自己现在的学习能力很有信心。
27.我的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
28.我常担心考试会不及格。
29.不管我怎样努力,我总是考不好。
30.不管我会不会,我总是认真做作业。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 第7篇
吴宏梅
请你仔细阅读下列16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后面,各有A、B、C三种答案,请你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任选其一。
1.在人际关系中,我的信条是
A.大多数人是友善的,可与之为友的。
B.人群中有一半是狡诈的,一半是良善的,我将选择良善者而
交友。
C.大多数人是狡诈虚伪的,不可与之交友的。
2.最近我新交了一批朋友,这是
A.因为我需要他们。
B.因为他们喜欢我。
C.因为我发现他们很有意思,令人感兴趣。
3.外出旅游时,我总是
A. 很容易交上新朋友。
B. 喜欢一个人独处。
C想交朋友,但又感到很困难。
4.我已经约定要去看望一位朋友,但因为太累而失约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
A.这是无所谓的,对方肯定会谅解我。
B.有些不安,但又总是在自我安慰。
C,很想了解对方是否对自己有不满意的情绪。
5.我结交朋友的时间通常是
A.数年之久。
B.不一定,合得来的朋友能长久相处。
C时间不长,经常更换。
6.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极有趣的个人私事,我是
A.尽量为其保密,不对任何人讲。
B.根本没有考虑过要继续扩大宣传此事。
C当朋友刚一离去随即与他从议论此事。
7.当我遇到困难时,我A.通常是靠朋友解决的。
B.要找自己可信赖的朋友商量办。
C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求人。
8.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觉得
A.他们大都喜欢来找我帮忙。
B.只有那些与我关系密切的朋友才来找我商量。
C一般都不愿意来麻烦我。
9.我交朋友的一般途径
A.经过熟人的介绍。
B.在各种社交场所。
C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还相当困难。
10.我认为选择朋友的最重要的品质是
A.具有能吸引我的才华。
B.可以信赖。
C.对方对我感兴趣。
11.我给人们的印象是
A.经常会引人发笑。
B.经常在启发人们去思考。
C.和我相处时别人会感到舒服。
12.在晚会上,如果有人提议让我表演或唱歌时,我会
A.婉言谢绝。
B.欣然接受。
C直截接了当拒绝。
13.对于朋友的优点缺点,我喜欢
A.诚心诚意地当面赞扬他的优点。
B.会诚实地对他提出批评意见。
C.既不奉承,也不批评。
14.我所交的朋友
A.只能是那些与我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人。
B.通常能和任何人相处。
C.有时愿与同自己相投的人和睦相处。
15.如果朋友和我开玩笑(恶作剧),我总是
A.和大家一起笑。
B.很生气并有所表示。
C有时高兴,有时生气,依自己当时的情绪和情况而定。
16.当别人依赖我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A.我不在乎,但我自己却喜欢独立于朋友之中。
B.这很好,我喜欢别人依赖于我。
C.要小心点!我愿意对一些事物的稳妥可靠持冷静、清醒的态度。
各题的记分标准如下:
1.A、3;B、2;C、1。
2.A、1;B、2;C、3。
3.A、3;B、2;C、1。
4.A、1;B、3;C、2。
5.A、3;B、2;C、1。
6.A、2;B、3;C、1。
7.A、1;B、2;C、3。
8.A、3;B、2; C、1。
9.A、2;B、3;C、1。
10.A、3;B、2;C、1。
11.A、2;B、1;C、3。
12.A、2;B、3;C、1。
13.A、3;B、1;C、2。
14.A、1;B、3;C、2。
15.A、3;B、1;C、2。
16.A、2;B、3;C、1。
根据你所选定的答案,找出相应的分数,将16个题的得分数累加起来。这个总分数值大致可以评定你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
如果你的总分在38-48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是很融洽的,在广泛的交往中你是很受众人喜欢的。
如果你的总分在28-37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并不稳定,有相当数量的人不喜欢你,如果你想受人爱戴,还得作很大的努力。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和样本
本研究采用非实验性前瞻性研究方法, 评估3种量表 (Braden量表、Song及Choi量表、Cubbin及Jackson量表) 的实用性。研究地点: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手术室和ICU。研究时间: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研究样本包括220例患者, 年龄≥18岁, 入院时无压力性溃疡, 手术后入住ICU。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 尤其是与压力性有关的预防措施。每2 h改变一次体位, 使用干净、清洁、摩擦力/剪切应力管理方法预防压力性溃疡。
1.2 测验方法
①Braden量表:本量表临床应用广泛, 其实用价值已经证实[3,4]。量表由6个分量表组成, 包括移动能力、活动程度、知觉感受、皮肤潮湿、营养状态和摩擦力/剪切力。每一分量表分值为1~3或4, 总得分为6~23分。分值越低表明发生压力性溃疡危险性越大。②Song及Choi量表:本量表根据Braden量表理论基础设计, 实用价值得到证实。量表包括Braden的6个分量表和两个附加分量表:体温和药物治疗量 (镇静、镇痛、安眠、抗凝) , 每一分量表分值为1~3或4, 总分为8~31分。分值越低表明压力性溃疡危险性越大。③Cubbin及Jackson量表:本量表主要用于ICU患者压力性溃疡的评估, 包括10项内容:年龄、体质量、全身的皮肤状态、精神状态、移动性、营养、呼吸、失禁、卫生和血液动力学状态。每一分量表记1~4分, 总分10~40分。分值越低表明压力性溃疡危险性越大。
1.3 资料采集
资料采集采用标准格式由护士独立填写, 皮肤检查于每天10:00~11:00进行, 在SICU期间发生压力性溃疡的患者归入“压力性溃疡组”, 比较3种量表的评分。无压力性溃疡患者归入“无压力性溃疡组”, 同样进行3种量表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每一量表的评估预测效度参数包括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 (PVP) 和阴性预测值 (PVN)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 , 曲线下面积 (AUC) 作为评估预测准确度的指标, ROC曲线和AUC分析是选择最佳分界值的较好方法, 完美的量表的接近1, 极差量表的AUC为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特征
220例患者中, 146例男性 (66.36%) , 年龄18~96 (58.1±1.2) 岁, ICU居住平均时间为11.3 d。压力性溃疡患者41例 (19.09%) , 15例 (36.59%) 为1期, 26例 (63.41%) 为2期。压力性溃疡发生前平均住院时间 (LOS) 为3.63 d, 25例发生于骶尾区 (60.97%) , 人工气道30例 (73.17%) 。
2.2 压力性溃疡评估量表的价值
根据分界点, 3种量表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Braden量表 (分界值14) 为92.5%、69.8%、40.6%、97.6%;Song及Choi量表 (分界值21) 为95.0%、69.2%、40.8%、9 8.4%;C u b b i n及J a c k s o n量表 (分界点2 8) 为9 5.0%、8 1.5%、53.5%、98.6%。ROC曲线AUCs3种量表分别为0.881、0.890、0.902。
3 讨论
预防压力性溃疡的基本要素是确定患者存在压力性溃疡的危险因素, 理想的评估量表是敏感性、特异性、PVP和PVN均为100%, 这实际上是不现实的。随着敏感性增加, 特异性降低;阳性预测值增加则阴性预测值减低。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最常用的评估压力性溃疡量表价值的指标。Braden量表评估压力性溃疡的分界值对于患者特征及其状态有极大的依赖性, 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平衡的分界值为16, 此时敏感性为83.3%, 特异性为63.9%。一些研究提出Braden量表不同的分界值, 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如急性医疗、重症监护、内科或外科病房、家庭病房等。一般情况下, 建议采用分界值为14~20[3]。在ICU最常用的分界值为≤16, 本研究选用的分界值为14。Song及Choi量表在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患者中采用分界值为24时敏感性为87.5%, 特异性为91.5%, 先前的研究建议传输值为19~24, 根据特殊的医疗条件而定[5]。Cubbin与Jackson量表分界值为24~29。
高敏感性不仅是临床实用的需要, 也是值得研究的量表。为了使评估工具达到最小的假阳性, 也应使量表达到较高的特异性。3种危险量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受到预防措施使用的影响, 观察时间不同, 指定合适的分界值和医疗条件等均可影响量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效价量表应能使压力性溃疡危险评估达到较高的精度。本研究结果显示, Braden量表分界值为14、Song与Choi量表为21、Cubbin和Jackson量表为28时, Cubbin及Jackson量表预测价值较高, 敏感性为95%, 特异性为81.5%, ROC曲线AUCs为0.902。本研究结果显示Cubbin与Jackson量表与其他两种量表不同, 其包含更多的危险因素如精神状态、呼吸、血液动力学状态、失禁、卫生状况等, 提示其更适用于SICU患者压力性溃疡的危险性预测。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压力性溃疡3种评估量表的预测价值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非实验性前瞻研究方法, 对本院22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SICU) 患者纳入研究, 主要结局评价包括3种压力性溃疡评估量表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根据分界点, 3种量表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Braden量表 (分界值14) 为92.5%、69.8%、40.6%、97.6%;Song及Choi量表 (分界值21) 为95.0%、69.2%、40.8%、98.4%;Cubbin及Jackson量表 (分界点28) 为95.0%、81.5%、53.5%、98.6%。ROC曲线AUCs3种量表分别为0.881、0.890、0.902。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Cubbin及Jackson量表比其他2种量表预测压力性溃疡方面效果更好。
关键词:手术患者,压力性溃疡,评估量表,预测,重症监护
参考文献
[1]Bates-Jensen B M.Quality indicators f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s in vulnerable elders[J].Ann Int Med, 2001, 135 (8) :744-751.
[2]吴勤, 崔渝敏, 陈燕, 等.急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1) :41-42.
[3]谢小燕, 刘雪琴.两种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手术患者中信度和效度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4) :359-361.
[4]魏革, 胡玲, 祝发梅.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6) :578-580.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 第9篇
摘 要:编制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对2029名有效被试进行调查。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一是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是一阶8因素二阶4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二是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
关键词: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研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31-03
近年来学业自我作为个体的人格变量和学习动力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艺术学业自我作为个体学业自我的一部分,是在个体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影响着个体艺术实践活动的效果。目前有关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存在着评价工具匮乏、基于艺术教育与学业自我发展关系的描述性研究较多等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开发出一个具有较高信效度指标的测量工具不仅是了解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现状的基础,更是进一步建构影响机制到后续干预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研究主要对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测量工具进行研发。理由如下:其一,虽然国外研究者(Vispoel,1995)编制了艺术自我知觉问卷,对国外大学生进行了研究,但该问卷强调的是艺术学科的技能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即艺术学业能力,因此不适合于我国青少年培养“艺术能力”与提高“人文素养”的总目标。其二,国内仅有部分研究者在对学业自我结构等级的研究中,从一般学科的角度涉及艺术学业自我的内涵和测评(郭成,2006;张娓,2008)。其三,无论是加强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理论研究,还是有效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推动艺术教育的研究,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测量工具。因此,本研究在从理论建构入手,对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结构进行探讨,试图编制适合于我国青少年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艺术学业自我测量工具。
一、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的理论研究
(一)艺术学业自我的界定
目前,艺术学业自我的定义还处于发展中,对其进行科学界定并非易事。迄今,仅有少数研究者曾有所涉及。如Vispoel在修订Shavelson的学业自我模型时,涉及艺术自我概念,他认为艺术自我主要通过问题解决能力、舞蹈技能、戏剧艺术技能、视觉艺术技能以及音乐技能表现出来。我们认为,艺术学业自我概念是艺术领域内具体学科在更高范畴的综合。在综合分析与考虑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将艺术学业自我界定为,个体在艺术学业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艺术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具体来说,就是对自己在艺术学业领域中的学业能力、学业成就、学业情感以及学业行为等的认知、体验和评价。
(二)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理论建构
根据我们对艺术学业自我的界定,本研究拟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艺术学业自我进行维度构建。重庆綦江中学103人为被试,要求被试直接写出那些最能反映其在艺体学科学业实际情况的词语造句。采用日常经验的内容分析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单元分析和编码,再对编码材料按照频次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的结果进行归纳发现,青少年对自己艺术学业的自我描述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对他们所描述的词汇根据语义内容加以归类整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青少年对艺术学科的学业描述主要集中在成绩自我、抱负水平、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愉悦体验、学业兴趣、学业自我控制、学业应对。这与我们的构想结构是一致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愉悦体验在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仅为5.62%,这与美育心理中的审美情感体验存在一定差异。原因可能在于:其沉重的学业压力使得部分青少年仅仅将艺术课程作为学习的调味剂,其审美经验较少,因而很难直接诱发美感共鸣。
因此,在开放式问卷基础上,对教育领域和心理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了咨询,试图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大多专家认为,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结构就初步定为成绩自我、抱负水平、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愉悦体验、学业兴趣、学业自我控制、学业应对。
二、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
(一)初始问卷的编制与测量
根据艺术学业自我的理论构想,我们从艺术学业成就、艺术学业能力、艺术学业体验、艺术学业行为四个方面,成绩自我、抱负水平、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愉悦体验等8个具体纬度,参考相关的测试量表(郭成,2006;vispoel,1995;陈旭,2004;张露丹,2009)以及开放式问卷的研究结果(周海霞,2011)编制了94个项目,交叉排列题项,形成了初始量表。量表采用liket5点记分制。
为考察初始问卷结构的合理性,从重庆与四川达州选取了两所重点中学与两所普通中学,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4份,初始量表测试后,对664份有效问卷首先进行项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除第70题高低分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题项高低分组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用来做进一步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了特征根大于1,与构想结构一致的8个因素,其累计贡献率为52.153%。由于8个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这意味着因子结构可能蕴含更有解释力的高阶因子,因此有必要进行二阶因素分析。把一阶因素分析获得的8个因子作为新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和Kaiser标准化的倾斜旋转法,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抽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4个因子,4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2.261%。
(二)正式测量与统计分析
根据所确定的艺术学业自我结构模型以及对于初测问卷的分析,我们对初测问卷中的题项进行了删选和修改,最后形成了38个题项的正式问卷。采用五点记分制(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能确定、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单选迫选形式进行调查。本研究在山东、辽宁、安徽、四川、重庆、云南、浙江等省市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初、高中各学段青少年2500名,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029名。被试具体构成见表2。
1.验证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是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已有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的一种验证。本研究中,利用正式问卷中的2029份有效数据,运用AMOS4.0forwindows统计软件,对得到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二阶4因素一阶8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模型进行检验,以考察该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设置一个潜变量(NK=1),即艺术学业自我,该潜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分别为艺术学业自我的八个一阶因子。据此构成样本的协方差矩阵,作为模型检验的基础。拟合度较好的模型应具备较低的x2值和SRMR值,如x2/df<5,SRMR<0.080;CFI、NFI、RFI、IFI、TLI的变化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越好,说明理论模型能说明原始数据间的关系,模型的拟合度愈好。
经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得到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其中,X2/df为4.663,其余各项指标CFI,NFI,RFI,IFI,TLI的值均在0.90以上,RMSEA的值为0.063<0.08。这说明模型的设置合理,即艺术学业自我为二阶4因素一阶8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模型,这与本研究假设一致,即验证了艺术学业自我是二阶4因素一阶8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模型的假设。
2.问卷的信度检验
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的信度检验,主要考察其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和分半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两种方法。用2029份有效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
从表4可以看出,《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各因子的Cronbacha系数在0.704-0.812之间,整个量表的Cronbach'sAlpha(a)系数为0.926,分半信度为0.894。
3.问卷的效度检验
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严格遵循了心理量表的研制程序,结合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思路。在问卷题项的编制上,经过6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心理学专家的审查和修订,形成了初测问卷。在此基础上,对回收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正式问卷。在心理测量学中,一般认为一份好的问卷,各因子之间应该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各因子与问卷总分之间应该有比较高的相关。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308~0.888之间,大部分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40~0.60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各个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68~0.88之间,大部分因素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75~0.88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我们发现,因素之间的相关主要呈中等程度的相关,且低于各因素与总问卷的相关,这说明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较好地反映了艺术学业自我问卷的内容。因此,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三、分析与讨论
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vispoel,1995;郭成,2006),本研究探讨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结构,一阶8因素二阶4因素均与理论构想完全一致。这说明,一方面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有其自身的结构,简单套用国外大学生艺术自我知觉概念的结构可能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虽然艺术学业自我是学科学业自我的一个领域,但忽视艺术学科的独特性可能影响到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的完整性。鉴于此,可以认为,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结构的探讨深化了学业自我的内涵,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主要对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等进行了检验。从前文的检验结果可以发现,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初步具备了作为优良测量工具的条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结论
通过对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是一阶8因素二阶4因素三阶1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二阶因素包括艺术学业成就、艺术学业能力、艺术学业体验和艺术学业行为。一阶因素包括成绩自我、抱负水平、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愉悦体验、学业兴趣、学业自我控制、学业自我应对。本研究在理论构想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量表”,通过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发展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29(1):133-136.
[2]Vispoel, W. P. Self-conception in the art: An extension of the Shavelson mode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5,
(87): 134-145.
[3]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4]张娓.青少年学科学业自我量表的修订及西南地区常模编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Michael, W. B.,& Smith, R. A. Th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ree forms of a self-concept measu
re emphasizing School-related Activities [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78,(36):521-528.
[6]胡春博.初中生学业自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9.
[7]张露丹.初中生学业自我的特点及其对个体反应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8]朱永新,金盛华.差生心理与教育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203-206.
[9]王晶.中学生未来目标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自我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0]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71,249.
[11]冯百跃.论多元智力理论对拓展舞蹈教学思路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1):120-124.
[12]张大均,郭成,余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38.
[13]张叶云.高中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14]黄希庭,余华,郑涌.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1-5.
[15]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4.
注:本站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网址:压力自我评定量表9篇(全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3691
相关内容
压力自我评定量表压力自我评定量表.docx
压力自我评估量表
压力自我测评量表
自我压力指数评估表及分析
心理压力自我评估与诊断表
心理复原能力量评工具.doc(含精神压力自我评估表)
自我压力管理测评表
EAP心理压力自评量表以下测试
个人工作表现自我评价(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