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建议
松果睡眠APP提供科学的睡眠建议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睡眠调整技巧# #睡眠监测工具#
0-3宝宝的睡眠建议
案例一
我们家小宝13个月了,就是不爱睡觉,每天晚上都要挨到11点才睡,哪怕我跟他爸都进房间睡觉,他一个人也真的要玩儿。我们又不放心,还是得陪着他。可能是3,4个月我就没让他挨着我睡,只是在大床旁边放了一个小床,谁知道8,9个月他能够爬到我的床上,必须要和我睡才行。但是我又看到很多书上说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所以要早点给孩子分离。所以,现在真的好矛盾,不知道到底怎么做?
案例二
我们家小鱼是个3岁的孩子,我感觉她每天都特别又精神,我就说“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这么闹,跟个男孩子一样”,每天晚上让她睡觉,就是“不,不,不”,试图让她先洗个澡吧,也跑。现在只要一到9点,她就像明白了我在催她一样,各种不配合,以前还可以看会儿绘本,现在也不看了,就要玩玩具。到底要怎么办啊!
问1万个妈妈,带宝宝头两年最苦的是什么,大概有9千个都会告诉你:是哄睡!是夜醒!是缺觉!如果新手妈妈想要在忙碌育儿生活中得到喘息,只有在婴儿睡觉得时候!而如果那个时候宝宝时刻都要你抱着时不时要醒,每时每刻都黏住你,那是真的挺痛苦的好吧。
要知道月子里的宝宝一天睡16小时以上,1岁前宝宝也需要14小时的睡眠时间,你必须为自己争取合理的休息时间,平复你的情绪,舒缓你的身体。所以,每次我听到家长在我这儿不断倾诉时我在理解与同情的同时,深深觉得家长对于孩子睡眠的相关知识还是有必要学习的。
你了解宝宝睡眠问题背后的原因嘛?
对于1岁半以内的宝宝来说,睡觉也是一门技术活。他需要慢慢了解白天和黑夜应该用来做不同的事,慢慢学会醒过来以后要自己入睡。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饿了就喂、困了就睡、适时安慰等,是父母们必须掌握的“宝宝安睡秘籍”。
小宝宝睡觉不踏实的真相
1.“我饿了,我不舒服”
宝宝半夜醒来大都是因为饿了。虽说母乳更易消化,配方奶粉会耐饥一些,但总体来说,无论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粉,这个年龄段宝宝的睡眠模式大同小异:在新生儿期间,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因饥饿而夜醒的频率会比健康足月宝宝高;6月龄左右的宝宝每晚会因饥饿而夜醒2~3次;9月龄左右的宝宝每晚还会饿醒1~2次,甚至18月龄的宝宝还需要在晚上临睡前吃一些东西。
因饥饿而夜醒的宝宝,只要吃饱了就会重新睡去。与此类似,尿了、太热了、太冷了⋯⋯只要去除让宝宝不舒服的生理因素,他就会满意地睡去。
2.“我还不知道怎么哄自己入睡呢”
宝宝睡眠周期短,浅睡眠比深睡眠时间多。而且从深睡眠转换到浅睡眠后,很难自己重新入睡。这时,妈妈要做的就是及时安抚他入眠。宝宝1岁半之前,大人睡不了整夜觉是很正常的,不必焦虑,这样的日子很快会结束,因为大部分宝宝到学龄前期基本都能学会自己重新入睡。
3.“我累过头了”
成人感到疲倦时会很想睡觉,可是过度疲倦时反而难以入睡,对宝宝来说也是一样。想避免这种情况,妈妈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维持宝宝正常的作息时间,一定不要错过宝宝的入睡时间。下列表现提醒你宝宝困了:揉眼睛,拉耳朵,打哈欠,出现淡淡的黑眼圈,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焦躁不安。
4.“是你让我养成了抱着睡的习惯”
抱着就睡,放下就醒”,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是因为你放下宝宝时,他还处于浅睡眠阶段,很容易醒过来。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你通常需要等到宝宝的四肢软下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才容易把他放下,或者你在一开始就要做到,在宝宝即将入睡前就把他放回小床上,让他学会自己在小床上入睡,这样就可以避免一直要抱着哄睡的问题。
小宝宝安睡策略
0 1
让宝宝知道白天是用来吃喝玩乐的,夜晚是用来养精蓄锐的
有的宝宝半夜总醒,原因是他把夜间的睡眠当成了白天的小睡。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要帮助他把睡觉与固定的场所和场景联系起来。例如,白天保持室内明亮,宝宝小睡时不拉厚窗帘,夜晚窗帘拉严并且将室内光线调暗;白天喂奶时多和宝宝说话,夜晚喂奶时尽量不出声;白天小睡和夜间睡眠可以固定安排在不同地方,等等。
0 2
形成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让宝宝安静下来
睡前程序的内容没有特别规定,只要宝宝喜欢并能因此平静下来就可以。这套程序通常包括:玩一个让孩子宣泄过剩精力的游戏(3 月龄前的宝宝很好哄睡,游戏就不必了),给宝宝洗一个温暖的澡,穿上喜欢的睡衣,读个温馨的故事或再玩个安静的游戏,唱个歌、聊会儿天,然后把宝宝抱上床,向他道晚安……要让宝宝知道,床是个很舒适的小窝,而不是一到睡觉时间你们就“遗弃”他的地方。
0 3
让宝宝尝试从需要妈妈安抚到自己抱着“安抚物”入睡
对小宝宝而言,将他包裹起来抱着轻轻摇晃、来回走动、轻轻拍背或者听妈妈哼唱睡眠曲是让他迅速入睡的最好安抚。对大一点的能够在熟睡时自由翻身的宝宝来说,可以给他一件“安抚物”。这件安抚物可能是一条毯子或一个绒毛玩具,只要能转移宝宝对母乳(奶瓶)或安抚奶嘴的情感依赖就可以,安抚物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和恐慌。妈妈可以把安抚物拿到自己身边放一会儿,使它沾上“妈妈味儿”,抱着有“妈妈味儿”的“安抚物”,更有助于宝宝安心入睡。
0 4
帮助宝宝建立生物钟,必要时把他叫醒
如果已经过了平常醒来的时间宝宝还在睡觉,通常情况下最好把他叫醒,这样有助于帮他建立起睡眠生物钟。
大宝宝睡觉不省心的原因
1.“我还没玩够”
大宝宝有时会因为眷恋白天的精彩,留恋玩耍的乐趣而不舍得入睡。这时,你要耐心地向他解释晚上就是用来睡觉的,晚上睡得香,白天才能精力充沛地玩。
2.“我怕黑,怕危险,怕妖怪⋯⋯”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敢入睡。大宝宝惧怕黑夜和危险,他对已经接触到的各种不安信息感到害怕,根本不清楚危险实际上距离他很远,甚至有些让他感到害怕的东西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应尽量避免让他听到或看到耸人听闻的信息,还要向他解释危险降临的原因和自救办法。如果宝宝害怕“妖怪”,你可以假装抓住那个“妖怪”装进口袋丢出去,或给他一个“能驱赶妖怪的安抚物”,或在房间内洒上“能驱除妖怪的香水”(可以是你常用的香水,但这条不适合对香水过敏的宝宝),告诉宝宝害怕时要大声呼喊,爸爸妈妈会随时来到身边。同时,你也不妨陪着他入睡,等他熟睡之后再离开。
3.“我不知道接下来就该睡觉了”
如果从宝宝一出生,你就一直让他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固定的睡前程序,到了临睡前他就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他会更有安全感,更容易顺利入睡。因此,尽可能坚持每天晚上在同样的时间段,让宝宝经历同样的睡前程序,即便外出或客人来访也要坚持如此。如果现阶段还没有建立起睡前程序,那更要抓紧时间开始了。
4.“我害怕做噩梦”
还有一类常见的睡眠异常是夜惊和噩梦。二者区别在于两点:第一,发生夜惊时,宝宝通常不会惊醒,也没有任何记忆;而做了噩梦,宝宝通常会惊醒过来,并且能回忆起梦中的内容。简单地说,夜惊吓到别人,噩梦吓着自己。第二,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时间不同,夜惊可以发生于儿童的任何年龄段,噩梦通常发生于2~3岁以后。
宝宝夜惊后,不要吵醒他,你只需要为他重新整理一下被子,或者给他翻个身,整理一下被窝,帮助他继续睡。但如果是做了噩梦,一定要去安慰他,帮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宝宝做噩梦了吧”“不怕,妈妈在身边”,等等,一边说一边轻拍他,安抚他重新入睡。
大宝宝安睡策略
不妨为大宝宝准备以下安睡游戏:
1
适合1岁半左右宝宝的睡眠书
你可以为1岁半左右的宝宝制作1~2本睡眠书,通过和他一起阅读,让他了解睡觉和吃饭、做游戏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睡眠书的内容可以是表现睡前程序的图片(从报纸、杂志上剪下合适的图片),也可以是反映宝宝成长轨迹的照片:1个月吃奶,3个月会笑……18个月乖乖睡觉……最后放张爸爸妈妈微笑看着宝宝入睡的照片。自制书内容不用太多,重点是让宝宝看到睡觉的结尾后能照着做——乖乖入睡就行。
2
适合2岁以上宝宝的睡眠海报
你可以带着2岁以上的宝宝,一起用画笔、剪刀、胶水制作一张巨大的睡眠海报。部分图片你依然可以从报纸和杂志上获得,内容是你和他睡前程序的活动,让宝宝知道经历这系列活动之后,就是乖乖睡觉的时间了。
几种特殊时期睡眠问题的解决方法
1.夜间母乳喂养一定要及时
夜间母乳喂养的小宝宝可以考虑与妈妈睡在一起,最好选用既连在一起又有独立空间的亲子床,这样你和宝宝都会轻松一些。在睡梦中听到宝宝发出动静,妈妈们一般会出于本能将他揽入怀中轻拍,如果安慰无效,你就要及时做出反应了,看宝宝是饿了、尿了还是有其他生理需要。趁着他迷迷糊糊的,赶紧帮他解决问题,否则等他完全清醒了,你和他都很难再快速入睡。睡前和早晨起床时,记得让小家伙把左右两侧的乳汁都吸干净,白天增加哺喂的次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夜间醒来哺喂的次数。母乳非常神奇,分泌量会随着孩子睡眠习惯的改变,逐渐适应他的需求。
2.1岁后频繁夜醒也许是提示可以断夜奶了
在1岁前后,部分宝宝的夜醒会更频繁,有的甚至每小时都要醒一次,但又不全是因为饥饿。发生这种情况后,如果排除萌牙、生病等原因,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开始考虑逐步给宝宝断夜奶了。除了睡前给宝宝一些饱腹感比较强的辅食之外,试着在夜间不要再喂母乳或奶粉了。
在宝宝人生的最初阶段,母乳和睡眠对宝宝来说同样重要,一旦他不再需要夜间吃奶,就说明他生理上已经具备了睡整夜觉的条件,心理上的依赖也完全可以被积极调整。
3.2岁半到3岁之后可尝试分房睡
你或许已经开始考虑慢慢着手于让宝宝独自睡在一个房间,不过这个时间不宜过早。因为,让一个刚进入探索期的宝宝,独自在另外一个房间,他可能会尝试着一些他认为很有趣而实际很危险的游戏,而你却在熟睡中毫不知情,这实在太不安全了,或许你也会因为担心他而睡得不好。所以,最好在2岁半到3岁之后再开始尝试分房睡。最初一段时间你可以陪伴他入睡,然后再离开,让宝宝先适应一下新环境。
4.环境改变、情绪创伤、疾病不适等情况下,不宜进行睡眠训练
搬家、分床(房)睡、母亲上班、换新保姆、上幼儿园、新添弟妹、发热、鼻塞流涕、腹胀腹痛、疝气、乳牙萌出等情况,都是宝宝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的常见原因。这些情况发生时,需要你用更多的耐心和容忍来解决他眼下的需求,然后再进行睡眠训练。
看到这些,父母可能会觉得“让宝宝睡得好”简直太不容易了。让我用一位妈妈的话来鼓励大家吧:“宝宝完全需要我的时间其实那么短暂, 这一时的辛苦我愿意忍耐。
网址:睡眠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4972
相关内容
睡眠改善建议【改善睡眠的建议】
睡眠健康建议
关于睡眠的建议
美国睡眠基金会提出睡眠时间建议
10个改善睡眠的建议
国家发布健康睡眠建议,如何睡出高质量睡眠?
改善睡眠的六条建议
睡眠专家建议:改善睡眠质量的实用技巧
健康睡眠的十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