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爸妈,有人待在舒适区,有人进入学习区,有人焦虑,有人轻松,你是哪种?
笑话5: 儿子对爸爸说:你是我心中的巨人。爸爸问:那妈妈呢?儿子答:你是我的垫脚石。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轻松日常段子#
01 / 为什么总要求宝爸宝妈做这做那?
如果你读过我们写的《育儿基本》《阅读手册》,或者听过我们的育儿课程,一定已经发现,真心爸妈是那种让宝爸宝妈们可能不太舒服的育儿书作者——
我们对父母严厉,对孩子宽松;
不主张要求孩子什么,坚持孩子的问题,爸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爸妈需要不断成长,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才能收获育儿上的轻松。
这让我们收到了一些批评:
育儿类的各种,都是以批评父母为出发点和归宿,让父母焦虑的同时更加内疚和不自信,带着这样的不积极的心态教育孩子会更好吗?
书中对父母也太苛刻了,哪来的完美父母,里面对父母的要求太多太多,多得我看完书后,都不知道怎么做父母了!
那么如果没有人批评父母,我们就知道如何做父母吗?真心爸妈不这么认为。
02 / 两群不同的爸爸妈妈
面对被戏称“没有说明书”的新生宝宝,其实我们是不知道怎么做他们的爸爸妈妈的。每个新手爸妈,都需要经历一个焦虑、慌乱、不知所措的阶段。
然后,很有意思地,新手爸妈会分化为两个群体:
一群爸爸妈妈,慢慢学会了如何扮演自己的新角色,如何与孩子合作,如何处理随孩子出生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如入园、入学、学区房)问题,带孩子越来越轻松;
另一群爸爸妈妈,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负面状况,孩子身上的,家庭中的,家庭与社会的,越来越觉得压力山大,情绪也更加急躁、焦虑。
03 / 待在舒适区,还是进入学习区?
在不同心态的父母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是学习。
感到越来越轻松、自信,不焦虑、不内疚的爸爸妈妈们,通过学习,为自己找到了宝宝的“说明书”,也建立了一套适合孩子也适合自己的“爸妈行动指南”;
感到越来越累的爸爸妈妈,则没有通过有效的学习,为自己建立起充足的知识、心理、方法论储备,所以既找不到宝宝的“说明书”,也没有自己的行动指南。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普遍地使用“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的概念,来描述人类认知世界的三种状态。
在这个图形的最内部,是“舒适区”,舒适区内,是我们已经习惯的事物,没有学习难度,人待在这个区域,会感到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
舒适区之外,是“学习区”,之前是我们不熟悉的新领域,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如果我们积极学习,就会认知更多不熟悉的事物、掌握更多方法,学习到一定阶段,一部分学习区就变成舒适区。
舒适区之外,是恐慌区,有太多东西超出了我们旧有的认知,因而人们会感到恐慌、焦虑、充满不安全感。
这个模型,对于我们要了解做父母所处的状态和要做的事,也非常有帮助。
生孩子之前的生活,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大片的舒适区,而一旦孩子降生,我们会发现,舒适区之外,就是大片的恐慌区,里面的一切,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在恐慌区当中,逐渐开拓出我们自己的学习区——一点一点地去认知“孩子”、“育儿”、“家庭教育”这些以往全然未知的新领域,一点一点学习扮演父母的角色,一点一点掌握做父母的方法。
我们学得越多,舒适区就越大,恐慌区就越小。如果我们让自己持续待在学习区,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就可以一直保持这个有挑战,但可掌控、不恐慌的状态。
对于做父母来说,呆在旧有的舒适区,其实是心理上最不舒适的状态——未知的一切,我们既无法了解,也无法掌控,所以万分恐慌、焦虑、缺乏安全感。我们看到那么多焦虑的父母,可能他们正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
04 / 失控令人焦虑,控制力令人愉悦
焦虑来自不可控的感受。
心理学上,曾经有一项经典研究,叫“让人愉快的控制力”。这里的控制力,并不是指控制别人的那种能力,而是个人拥有的、能够控制个人生活的个人力量。
当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拥有这种能力,负面情绪——愤怒、沮丧、压抑、无助就会随之而来,整个人就会变得焦虑甚至抑郁。
而当我们感觉到生活和事情可控的时候,控制力就会把我们带到一种感觉愉悦、轻松、有成就的状态。
对于爸爸妈妈,要获得这种对育儿生活的控制力,不让焦虑和负面心态充塞在生活当中,最重要也最可行的方法,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除了焦虑的爸妈,我们当然也可以见到很多不焦虑的父母,也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轻松应对育儿生活,正是因为对自己苛刻,要求自己不断学习。
当我们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获得关于孩子、育儿理念、育儿方法的知识增量,就会发现,自己慢慢地进入一个非常轻松的状态:
遇到新现象,我们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遇到新问题,我们知道如何解决,或者至少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学到解决办法;
面对随着孩子成长不断产生的那些新的未知,我们也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学习,去认知它们、合理应对他们。
这样我们也获得了做父母的自信,而无需为自己的不知所措而焦虑、内疚、自责。
真心爸妈是要求自己做不断学习、成长的爸爸妈妈的, 我们从自己十几年的育儿生活中得到一个宝贵的认知——爸爸妈妈越是努力学习,找到适合自己也适合孩子的育儿方法,育儿生活就越轻松、愉悦。
网址:做爸妈,有人待在舒适区,有人进入学习区,有人焦虑,有人轻松,你是哪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3159
相关内容
离开舒适区才能拥有真正的舒适人生哲理你不在家,爸妈就随便吃点。这里有一份老年人科学饮食建议~
新手爸妈警惕8大育儿误区
你不在家,爸妈就随便吃点。别心酸,这里有一份老年人科学饮食建议~
中国老人7个改不掉的坏习惯!几乎人人都有,快看看你有吗?
心理舒适区,对生活有多重要?
妈妈必看!12条实用技巧,轻松缓解焦虑,让育儿更轻松!
走出心理舒适区,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眼里有光 心里有爱 年轻人为社区注入“青春动能”
跨出“舒适区”你的无框人生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