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述评」从观念到技术:艺术如何再生?
艺术批评:如何以独立观点解读作品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艺术创作技巧#
主持人语:
讨论“再生”问题的潜在话语是相信诸如“灭亡”“消失”“终结”情形的客观存在,即事物从有到无的自然周期。那么,“再生”这一词汇似乎代表着一种逆客观、逆事实的愿望。就艺术而言,具体艺术家、具体作品的实体一旦逝去,确实是难以再生的。但艺术的观念、技术则不同,它们作为“软件”似乎不仅可以永生,也可以再生。它们具有集体性、时间性以及人为意志等特征,也是艺术再生的前提。
谈及艺术的再生,我们此前关注较多的是如何传承与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艺术,但本期[热点述评]以更开阔的讨论维度使这个话题得以“再生”。如侧重空间尺度层面:应对人生存危机的系统性监控与再生技术对当下的启示;侧重时间层面:以园林为例,如何让传统记忆与文化精神在今天的生活方式中复活,设计者又该怎样处理自然与人文、前世与今生的场地伦理,指向再生;教育作为一种技术、艺术:如何激发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审美的再生、新生;艺术史层面:“美”的意识与社会共识在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挥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在今天加以深思与借鉴……
艺术的再生是充满正义的,但似乎又不是绝对正义,因为主体的意志是“正义”最大的推手,时空相异的人对艺术的价值判断也并非完全相同。这意味着讨论“再生”问题引出了必要的伦理性反思,也使得今天众多有关艺术再生的工作有了长时段的审视维度,这背后也包含了对资源与意义的忧虑。
本期选题得到唐克扬创意与策划支持,特此鸣谢!(缑梦媛)
林间丁达尔光线下的艺术装置 摄影/万凌伟、供图/朱育帆(图片经处理)
本期[热点述评]目录:
理解艺术“再生”的视野和维度 / 郑岩 唐克扬
再生的艺术:归属与辩难 / 唐克扬
纸上展览
巴克敏斯特·富勒的技术再生策略与技治文化启示 / 韩涛 宋瑾
论再生——之于风景园林 / 朱育帆
向死而生:反思传统园林再生 / 段建强
“美”的意识与两次复兴 / 赵泉泉
同游于艺:作为再生与新生的教育对话 / 钟周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4年第3期)
网址:「热点述评」从观念到技术:艺术如何再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9879
相关内容
艺术与生命──方东美的艺术观述评从观念摄影到新艺术摄影
观念艺术之后:从意见到生活的经验
找到当代艺术与观众的连接点
观点:艺术当“回到生活”
艺术独家|当科技“无所不能”,艺术何去何从?
尼采对艺术的五点论述
热管理技术概述.pptx
如何理解环境艺术,如何理解环境艺术设计这个概念
可再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