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泽专栏:痛苦要合并,快乐要拆分
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加深了情感的连结。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情感理解#
标题里的这个规律,痛苦要合并,快乐要拆分,之前很早就发现了。
因为人,是很容易习惯环境的。比如,南方夏季,梅雨季节,卧室里开着除湿机,嗡嗡声音很大,刚进入卧室,觉得很吵,但是你呆一小会,马上就会习惯。甚至睡着后,你会完全意识不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这是人体神经网络的一种本能和特点,人们其实是感觉不到痛苦或者快乐的,人只能感觉到「变化」
如果不能带来明显刺激和变化,人,最终会习惯一切,无论痛苦也好,快乐也好,幸福也好。
这个道理很常见,比如一个从不运动的人,你让它开始跑步,它一定感觉非常痛苦。但,如果它习惯了,比如每天跑步半小时,它就不再感觉到痛苦。
再比如,一个爱喝可乐的人,你让它一直喝,一直喝,它也很快不再感受到快乐。最愉悦的,永远是那酣畅的第一口,因为那一口,「变化」最大
人体的感官,天然遵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简单来说,就是痛苦,你会习惯,而快乐,你也会习惯。
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可以针对性地有一些策略,来调整生活和做事的顺序:
比如,你觉得痛苦的事,要合在一起做掉,不要每次做一点,而要一鼓作气做完。这就叫痛苦要合并。因为反正,你最后都会习惯。
你会发现,孩子有时候是很聪明的,暑假作业,学霸型的孩子,会在放假第一个礼拜,把两个月的作业一次性做完。而比较贪玩的孩子,一般在假期最后一天,也会集中起来把作业做完,这都属于「痛苦合并」
而快乐要拆分,什么意思?树泽早就发现,可乐,200ml要比500ml的更快乐。如果你的量,是一天500ml,或者一个礼拜500ml,你把它拆成两个200ml,其实会更加快乐。
再比如,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追剧,树泽建议你,试试看「快乐拆分」策略,你不要在里面一下子沉浸投入很久,那会让你忘记时间,你会不知不觉消耗掉大量时间而不自知,而你时间带来的体验回报率,并没有因为你投入更多时间,而提高回报率。
原因,就是因为,快乐,你也会习惯。
所以,树泽建议你把「快乐拆分」你喜欢的好剧,你每次消费一点点。比如,电视剧,40分钟一集,树泽现在越发觉得,它是研究过人的注意力和神经网络得出的算法结果。40分钟,刚好效用较大。你继续追下来,其实单位时间的快乐体验,是边际下降的。
你停下来,做点别的事,再去看一集,你会发现,其实更快乐。
再比如,树泽知道在我们深度内部社区里,有些学霸很厉害,能把社区内容攒一周,甚至几个礼拜的量,一次性突击阅读,树泽非常佩服。但如果从幸福感的角度,用这个快乐拆分法,你每天不要读太多,每天就早晨起来打开,花五分钟读一期,每天读一期,日积月累,树泽相信给你带来的体验会更好!
这个策略,也可以用来制定旅游计划。很多人,喜欢飞到一个陌生的度假胜地,然后躺一周。但这个策略,其实效用非常低,你会觉得时间飞快,并且没那么快乐。
怎么优化?
树泽看过数据,人抵达陌生旅游地,第48个小时,快乐体验达峰,然后开始递减。这个研究,树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先去不太知名的景点,而把名气最大的,放在了最后一站。
但事后,我们都觉得,最快乐最开心的是第二天,觉得知名景点,不过如此。
后来树泽才知道,这并不是景点的错,而在于48小时,快乐达峰。
知道这个规律之后,以后再做旅行计划,假如你有两个礼拜的时间,你可以把它拆成3-4天一组的小假,多拆几组,而不要把它一下消费掉。穿插着来,我猜,这大概能给你带来更高的时间快乐回报率。
如果让树泽把这个规律,再抽象一下,树泽倾向于认为,快乐的本质和「频率」有关,一些高频率,经常出现的小快乐,要好于花很多钱,消耗很多时间,憋大招带来的大快乐。
说的再简单一些,制造一些小确幸,把它拆分,并让它高频化。它和频率有关,和总量和强度,关系没那么大。
最后,再次默念一遍这个心法:痛苦要合并,快乐要拆分。你还能想到什么好的方法,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也教教我,咱们一起进步!
网址:树泽专栏:痛苦要合并,快乐要拆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2516
相关内容
人生中,快乐与痛苦并存,如何和平共处?情绪管理:破解痛苦与快乐的思维游戏
失恋之后如何快速走出痛苦?
实践=和痛苦做快乐的朋友.mp3
要想不痛苦,唯有带着痛苦生活。
作文:痛苦+乐观+快乐=生活
有关于快乐与痛苦的名言名句
快乐的猪与痛苦的哲学家
学习成痛苦?揭秘快乐学习的秘诀!
也许我们可以不那么追求快乐,我们只要追求不太痛苦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