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血压饮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少吃盐”,可真到做饭、买菜时,又犯了难:到底一天吃多少盐才够?除了减盐,还能吃点啥帮忙控血压?
其实《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早把饮食调理说透了,核心就三件事:低盐、高钾、搭好“中国心脏健康饮食” 。
别觉得复杂,今天李医生根据专业指南内容,把具体方法拆成“可操作的步骤”,照着做,不用刻意忌口也能稳住血压。
一、低盐饮食:
很多人以为“低盐”就是炒菜少撒半勺盐,可忽略了酱油、咸菜里的“隐形盐”,往往吃着清淡,盐却超标了。具体按这4步做:
1. 烹饪用“量化工具”,别凭感觉:
买一把“2克限盐勺”,早餐1克、午餐2克、晚餐2克。炒菜时别一开始就放盐,等菜快出锅时再撒,盐会附着在食材表面,吃着有咸味,实际用量能少1/3。另外,用葱、姜、蒜、柠檬汁、醋提味,少放酱油、蚝油,放了就得从总盐量里扣。
2. 买包装食品,先看“营养成分表”:
很多零食、加工品看着不咸,钠含量却很高。比如100克咸菜含5-8克盐,1份方便面含5-6克盐,吃一份就超了全天量。买东西时看“钠含量”,选≤120毫克/100克的,超过这个数就尽量别买。
3. 肾功能好的人,试试“低钠富钾盐”:
普通盐换低钠富钾盐,能在减钠的同时补钾。但要注意:如果正在吃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千万别用,会导致血钾过高;用之前最好查下血钾,定期监测。
4. 外出吃饭,主动“提要求”:
餐馆菜为了好吃,盐和油往往超标。点餐时直接说“少盐”,避开红烧、糖醋、酱卤类浓味菜;吃火锅时,蘸料别只放芝麻酱、花生酱,多加点葱花、香菜、醋稀释,少喝汤。
二、高钾饮食:不靠补剂,吃对食物就行
钾能帮助身体排钠,还能放松血管,帮血压“降一降”。指南建议每日钾摄入≥3.5克,不用特意吃补剂,靠天然食物就能补够,重点吃这4类:
1、深色蔬菜多吃,别过度焯水:
每天吃300-500克蔬菜,优先选菠菜、苋菜、带皮土豆、香菇。注意蔬菜别煮太久或反复焯水,钾易溶于水,焯水会流失30%以上,最好快炒、蒸或凉拌。
2、水果选对,别喝果汁:
每天吃200-350克水果,香蕉、猕猴桃、鲜枣、牛油果都是高钾选手。别把水果榨成汁,榨汁会丢了膳食纤维,还容易喝多了糖分,直接吃果肉最好。
3、豆类加进饭里,比单吃更方便:
每天吃25-35克干大豆,或换成豆腐、无糖豆浆、扁豆。煮米饭时加把红豆、绿豆、鹰嘴豆,做成杂粮饭,既能补钾,又能增加膳食纤维,一举两得。
4、用全谷物、坚果替代部分精米白面:
把一半白米饭、白馒头换成燕麦、糙米;每天吃10克左右坚果,比如核桃、杏仁,别吃盐焗、油炸的,原味最好,既能补钾,又能补健康脂肪。
三、中国心脏健康饮食(CHH饮食):一套“百搭食谱”,三餐直接用
如果觉得“低盐+高钾”不好搭配,直接用指南推荐的“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它是把控盐、补钾、控脂、优蛋白结合起来的“万能膳食模式”,核心是“低钠、高纤维、适量优质蛋白”,记好这3个“三餐公式”,每天照着做就行:
1. 早餐公式:
全谷物主食(50-75克)+ 优质蛋白(1个鸡蛋/250毫升无糖奶/20克豆制品)+ 高钾蔬果(100克蔬菜/100克水果)
示例:燕麦小米粥(燕麦30克+小米20克)+ 水煮蛋1个 + 凉拌菠菜100克 + 橙子1个
2. 午餐公式:
全谷物/杂豆主食(75-100克)+ 优质蛋白(50-75克鱼/禽/瘦肉,或50克豆制品)+ 深色蔬菜(200克)+ 清淡烹饪(植物油≤10克)
示例:糙米饭100克 + 清蒸鲈鱼75克 + 蒜蓉西兰花200克 + 少油冬瓜汤
3. 晚餐公式:
少量主食(50-75克,可用薯类替代)+ 优质蛋白(30-50克豆制品/鱼虾)+ 蔬菜(150克)+ 低脂
示例:蒸红薯75克 + 豆腐炒青椒(豆腐50克+青椒150克)+ 紫菜蛋花汤(少油)
其实高血压饮食不是“苦行僧”,不用这也不能吃、那也不敢碰,关键是“找对方法”。把限盐勺用起来,买菜看一眼营养表,做饭多放把蔬菜,慢慢就成了习惯。
你平时做饭会特意控盐吗?有没有发现哪些“隐形盐”食物容易踩坑?可以留言聊聊,让更多人避开饮食误区,把血压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