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维
策略游戏锻炼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生活乐趣# #游戏#
内容简介 · · · · · ·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试看一例:
奈尔伯夫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剑桥大学的正式舞会上参加轮盘赌游戏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数领先。眼看大奖在望,鬼使神差他却无视已经具有的后动优势,在最后一轮大意先行,结果功败垂成。事后他回忆那天酒喝多了,忘记了博弈论的教导:领先的时候要采取让对手先行的保守策略。这位博弈论的高才生,就这样输在原来处于第二位并且曾经求和建议分享奖励的女士手下(参见本书第1章)。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本书将帮...
(展开全部)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试看一例:
奈尔伯夫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剑桥大学的正式舞会上参加轮盘赌游戏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数领先。眼看大奖在望,鬼使神差他却无视已经具有的后动优势,在最后一轮大意先行,结果功败垂成。事后他回忆那天酒喝多了,忘记了博弈论的教导:领先的时候要采取让对手先行的保守策略。这位博弈论的高才生,就这样输在原来处于第二位并且曾经求和建议分享奖励的女士手下(参见本书第1章)。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本书将帮助你学会策略地思考,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面。
本书以讲故事取胜。它的学术根源,是迪克西特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开设的“策略博弈”课程。简而言之,这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你战而胜之的艺术。怎样打赢一场网球,少数如何战胜多数,为什么要“喜爱”你最讨厌的对手等等,都在讨论之列。
这是一门新兴的策略科学,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不同背景和行业的读者掌握了这些原理,运筹帷幄取得胜利的本领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策略思维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Avinash K.Dixit),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以约翰•J•F•谢拉德命名的经济学“大学教授”。他教授有关博弈论的课程,同时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的策略行为,曾在(英国)瓦威克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
巴里•J•奈尔伯夫(Barry J.Nalebuff),牛津大学博士,现任耶鲁组织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及管理学教授。他教授有关策略、政治和决策的课程,经常为《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等拥有众多读者的报纸撰写关于策略问题的文章。他还运用策略思维这一工具,为化学银行、麦肯锡公司以及索亚-米勒集团提供咨询。
目录 · · · · · ·
序言 什么是策略行为?
第1部分
第1章 10个策略故事
1.妙手传说
2.领先还是不领先
3.直奔牢房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在社会科学中,研究策略性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支称为博弈论。 双方一致希望看到的结果出现在各方都选择各自比较糟糕的策略的时候。 任何一个关于博弈的有用的分析,都应该考虑到怎样处理冲突和利益同时存在的情况。 惩罚经常压倒回报而处于上风。 策略博弈的精髓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互相影响或互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相继发生,同时发生。 法则1:向前展望,向后推理。(树状图) 对于任何一个相继选择并且数目有限的博弈,总是存在某种最佳策略。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若要运用向前展望向后推理的原理,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后行者可以观察到先行者的行动;策略是不可逆转的。 拥有优势策略的一方将使用其优势策略,另一方则针对自己的策略采用自己的最佳策略。 “优势策略”的优势是指你的这个优势策略对你其他的策略有优势,而不是对你的对手的策略有优势。无论对手采用什么策略,某个参与者如果采用优势策略,就能使自己获得比采用其他任何策略更好的结果。 法则2: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请照办。 规避劣势策略做法,必须建立在至少一方拥有至少三个策略的博弈的基础上。 法则3:剔除所有劣势策略,不予考虑,如此一步一步做下去。 法则4:走完寻找优势策略和剔除劣势策略的捷径之后,下一步就是寻找这个博弈的平衡。 囚徒困境:其显著特征在于,双方选择各自的优势策略,以使其收益达到最大,不过,与双方选择将其收益最小化的策略相比,最终的收益却更糟。 提高不透明度定律:合谋集中在比较透明的抉择层面,竞争则转向不那么容易看出来的层面。 在最初博弈之上增加惩罚机制的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作弊的动机。 在一个一次性的博弈当中无法达... (查看原文)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的是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有一位乐队指挥坐火车前往下一个演出地点,正在车上翻看当晚将要指挥演奏的作品的乐谱。两名克格勃军官看见他在读着什么,错把乐谱当成某种密码,立即将他作为间谍速捕了。他争辩说那只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却无济于事。在他被投入牢房的第二天,审问者自鸣得意地走进来,说:“我看你最好还是老实招了吧。我们已经抓住你的朋友柴可夫斯基了,他这会儿正向我们招供呢。” 这个笑话成了介绍囚徒困境的开场白,而囚徒困境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博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如何导出符合逻辑的结果:假设克格勃真的逮捕了某人,而此人的唯一罪名就是取了“柴可夫斯基”这么一个名字,而且克格勃将乐队指挥和他分开进行审问。如果这两名 无辜者否认克格勃指控的罪名,那么,他们将分别被判处3年徒刑。①如果乐队指挥昧着良心承认罪名,其中还牵涉到那位素不相识的所谓“同谋”,柴可夫斯基却仍然否认罪名,那么,乐队指挥可以在1年之后获得自由(以及克格勃的赞赏之情),而柴可夫斯基则会因拒不认罪而遭到严厉惩罚,被判处25年徒刑。当然了,假如乐队指挥与柴可夫斯基调换一下,乐队指挥拒不认罪,柴可夫斯基不但屈从认罪,还把他供了出来,那么,两人的下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假如两人同时认罪,那么,他们都将被判处这一罪名的标准刑罚 10年徒刑。② 现在设想乐队指挥的思路。他知道柴可夫斯基要么招供,要么拒 不认罪。假如柴可夫斯基招供,乐队指挥若是拒不认罪或招供,与之 对应,他会被判处25年或10年徒刑,相比之下,对他来说招供的下 场显然略胜一筹。假如柴可夫斯基拒不认罪,乐队指挥若是同样拒不 认罪或招供,与之对应,他会被判处3年或1年徒刑,相比之下,对 他来说招供的下场仍然略胜一筹。由此可见,招供显然是乐队指挥的 最佳做法。 而在捷尔任斯基广场(... (查看原文)>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大师细说博弈论(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理性选择》《赢者的诅咒》《双赢之道》《策略思维》《通俗博弈论》 等 。
喜欢读"策略思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20.00元

9.99元

9.90元

29.50元

40.80元
喜欢读"策略思维"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策略思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4 条 )

用策略思维来理解和预测经济政策
畅销10多年的博弈论经典读物,将策略由艺术变成了一种科学,同时也将马基亚维利理论和厚黑学放入了理性的选择中。策略思维是个能力放大器,而不管你的目的如何。在中国这个缺乏契约教育和监管的国度中,学会策略思维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本书分成3个部分,逻辑性一般,内容有些庞... (展开)

《策略思维》这本书的思路梳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两种博弈情况 第一种情况:相继发生 例子:小红和小明在草坪上玩足球,小红说:“我按住这个球,你跑过来踢吧!”小明知道,当他跑过去踢的时候,小红就会拿走球,让小明踢空而摔倒。这个时候他应该不参与游戏。 第二种情况:同时发生 例子:囚徒困境的故事:两个人被抓进了牢... (展开)

notes
第一部分 博弈树法则: 1)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2)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即无论对手采取任何策略,这一策略都将胜过其他任何策略),请照办 3)剔除劣势策略,不予考虑 4)寻找这个博弈的均衡,即一对策略,按照这对策略做,各个参与者的行动都是对对... (展开)

《策略思维》思维导图
第一次接触博弈论是耶鲁大学的博弈论公开课,那时候就对这门学科很感兴趣,但是一直被它的高数门槛拦在门外,直到找到这本书,算是对博弈论有了初步的理解。书中的内容即使无基础也能学习,几乎没有数学公式,我认为算是通俗读物了。缺点在于翻译一般,加大了阅读理解的难度。... (展开)

语言有点晦涩,内容还行
原作者的案例用得比较多,但是语言感觉稍嫌啰嗦,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感觉有些专有名词翻译得不是很好如“优势策略”很多网站都是用的“占优策略”,个人也觉得“占优策略”比较形象。整体感觉语言晦涩了些,《活学活用博弈论》同样讲博弈策略,也属普及型读物,语言就简洁... (展开)

博弈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作者有两位。奈尔伯夫,在耶鲁大学教授博弈论和政治决策的课程,经常为《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撰写关于策略问题的文章。同时,他还运用策略思维为麦肯锡公司提供决策咨询。迪克西特,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弈论和商业决策课程,同时研究国际贸易中的策略行为。 ... (展开)

人生是一场扑克比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柴科夫斯基已经招了 这是一个关于苏联的老笑话。 一名音乐家坐火车去一个城市演出。同在一辆火车上的克克勃盯上了他,准备一旦他有异常举动就把他逮捕。 百无聊赖的音乐家翻看柴科夫斯基的乐谱解闷,几名特工将其一举逮捕,送进了监狱,并没收了他正在看的“密码电报”。 ... (展开)
> 更多书评 74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论坛 · · · · · ·
在均衡策略章节中,关于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定价的... 来自秋鲤 1 回应 2020-08-12 18:11:47 此版和2003版有何不同? 来自小比点评 2018-02-05 22:14:12网址:策略思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2278
相关内容
《《策略思维》读后感高手都懂的策略思维
《策略思维》读后感心得/读书报告
生活战略:如何在日常中运用策略思维
策略思维:超越传统方法论的财富之路
2025职场晋升核心策略 思维导图模板
整体性学习策略如何高效学习的思维导图
清醒思考的策略
《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简介
人生的第一性策略——复利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