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耀华大街保护活化利用项目推进中,带你看街区改造细节|记者走访
《美食街》带你走进各地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烹饪乐趣体验# #烹饪节目推荐#
关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除署名外)
十五运会正式开幕的日子临近,广州市荔湾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改善充满西关风情的街区风貌。其中,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正在有序开展。10月27日,记者实地走访了耀华大街,挖掘其改造细节。
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范围西至宝华路,北至何家祠道-田料古道,东至康王中路,南至长寿西路,总面积共11.95公顷,包含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和老旧小区改造范围。


其中,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8.28公顷,包含核心保护范围3.1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5.11公顷;老旧小区范围3.67公顷。范围内为逢源街道耀华、源胜、泰兴3个社区,共有街巷36条,建筑804处,其中不可移动文物1处(区级)、历史建筑20处、传统风貌建筑20处。
项目按照《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求,以推动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生产生活、以居住服务功能为主导实施更新改造为原则,从民生提质、历史保护、功能活化三部分进行系统性改造。

从六个方向雕琢街区品质
拆违先行。施工团队扫清天面(第五立面)、立面、地面“三面”障碍,打开街区建筑天际线、重现街巷肌理线条。对第五立面建(构)筑物违规乱搭建清理工作采用人性化的方式处理,对于居民在屋面搭建的唯一厨房、厕所等生活必要设施予以保留,解决群众刚需。做好拆、改衔接,外立面、第五立面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三线”下地。荔湾区住建、城管、科工信、公安等部门形成合力,会同电力、通信各运营商统筹梳理乱搭设的“三线”,让排水、燃气、消防、视频监控等管线,按照主街巷、街巷两侧全部下地,内街巷“能下地则下地、不能下地则规整”的原则实施整治。推动“三线”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网开挖、实施、完工“三同步”,减少重复开挖、施工扰民。

排危修缮。对街区内的危破房建筑进行排危修缮,通过有效整合街区内的零散公房资源、打通建筑内部,重新配置空间功能,完善建筑使用功能,满足群众晾晒衣物、如厕沐浴等基本生活需求。

历史风貌重现。改造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将建筑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等要素进行恢复,加强具有经典魅力的岭南风貌屋顶设计,修缮建筑立面,规整防盗网、雨棚、空调机罩等外装构件,改善整体街巷界面。
完善公共配套。利用街区腾挪的空间资源,打通消防通道,完善微型消防站、垃圾分类点、公厕等配套设施。
活化街区空间。盘活街区有限的存量空间,将难以使用的房前街角、废弃空间、杂物空地进行规整、修饰,并转化为一系列小巧精致、干净整洁的公共活动空间。

构建多维度协同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耀华大街保护活化利用项目以“系统性、精细化、活态化、可持续”为核心原则,针对街区特点,突破传统的单一工程思维,构建了多维度协同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荔湾区相关单位制定了街巷风貌管控设计导则,对雨棚的出挑范围、深度、样式进行统一且弹性的规定,同步对给排水管、空调管线等外露构件开展系统性规整。创新采用“以街巷为单位”的系统设计法,对强电箱、管线等设施进行集中归置和艺术化遮蔽、美化,并将其转化为街景融合要素,提升历史空间的视觉纯净度和整体协调性。
针对不同价值的建筑遗产,相关单位制定“清除、恢复、修缮、重做”四级外墙原状修复工法,通过精准施策确保建筑修复效果符合“修旧如旧”原则。

文化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功能互补
在改造过程中,荔湾区以“一街一特色”的方案,创新构建文化主题引导机制。通过打造 “街区内外联动”的文化游径,将广府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化深度融入街区公共空间,如邻里花园的电箱被打造为具有“西关大屋”风格的景观装置。
此外,改造结合了多维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系统性整合历史环境保护、现代生活品质提升与文化传承创新三大需求,形成民生提质、功能活化与历史保护“共生共赢”的有机更新闭环。


项目自2022年10月实施以来,已完成宝华路大笪地广场、何家祠道木棉广场等13个公共空间改造提升,148栋一般建筑修缮整治、52栋第五立面整治、50处公共楼道改造,对25栋保护类建筑实施精细化修缮。完成5条市政道路及14条内街巷“三线”整治,实施6条市政道路改造,提升行车安全与街区形象。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广州耀华大街保护活化利用项目推进中,带你看街区改造细节|记者走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3903
相关内容
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推进窗阳台绿化项目 街坊齐动手 扮靓旧街区片区联动升级,重塑街区活力 广州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进行时
湖州城市更新|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
在背街小巷也能“大显身手”!广州推进城市保洁“全自动”“无人化”
广州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开工
高校、街坊携手美化阳台,广州越秀这一街道唤醒背街小巷绿意
看金大地庐州天街如何打造慢生活、轻艺文、文化艺术街区设计
13个片区已开工,广州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进行时
广州增城宁西街:居家防跌倒“微改造”温暖老人心
广州越秀一历史街区街心公园变垃圾转运站!臭气噪音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