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羌绣纹样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研究刺绣艺术,传承民族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手工艺文化#
羌绣纹样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章鉴烽 曹权玺 徐丹彤 王建华*
Zhang Jian-fengCao Quan-xiXu Dan-tongWang Jian-hua
摘要:在中国近年来“传统文化”成为多项文件中的主要关键词,传统文化热潮也随之兴起。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其传承与创新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羌绣作为羌族文化的核心载体之一,对于传承羌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以羌族文化中的羌绣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与包装设计上的应用为案例分析,研究羌绣纹样整体及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手法,以及其在新时代潮流中的传承与创新方法,展现羌族纹样的特点与美感,探寻羌绣纹样未来的设计发展趋势。
关键词:羌绣;纹样;传承;创新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延续性的重要举措。如何在新时代发扬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羌绣于2008年6月被收录进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绣作为少数民族羌族文化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既是羌族文化发展至今的见证者,也是羌族文化生活所寄托的核心载体。
1 羌绣纹样概述 1.1 源于自然的羌绣纹样
羌族先民崇尚自然,对于自然界有着深埋骨子里的敬畏,信仰“万物有灵”论,从而影响着羌族人民的文化与生活,也为羌绣纹样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羌绣纹样其本质是羌族先民对于自然的崇拜,将自然界事物通过象形、提炼等方式所描绘构成的平面图形,是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物化和象征,是羌族人民生活文化、设计审美、崇拜与信仰的载体。其样式伴随着羌族历史的更迭,出现在羌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服饰、建筑、生活用品等。
1.2 羌绣纹样的种类
羌绣纹样古朴而又极具民族特色,蕴含了羌族先民对于“美”的追求与“未知”的好奇,尽管羌绣纹样的体量庞大,根据研究分析纹样的不同表现形式与寓意体现,将纹样归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字符纹样、自然物象纹样五大类,如表1所示。
1.3 羌绣纹样的色彩特征
羌绣纹样的色彩体系也侧面体现了羌族思想文化的内涵。羌绣纹样的底色多以黑色为主,其纹样基础色以蓝、绿、红、白为主,其他颜色为辅。红色象征着太阳和火,蓝色象征着湖水、天空,而白色是云彩及白石的色彩,源自于羌族对于白石的崇拜。羌族所在的地域环境也影响着羌绣的用色,雄伟壮丽而纯净的高原环境塑造了羌绣用色的纯粹与亮丽,同时辅以高纯度色彩的五彩丝线与玫红、橙黄、明黄、绚绿、钴蓝等为主色[1]。
表1 羌绣纹样种类
图1 抽形
1.4 羌绣纹样的结构种类
羌绣纹样除了内容繁多外,其纹样组成结构也同样多样,通过基础的结构形式变换出种类多样的羌绣纹样,其纹样构成方式主要以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适合纹样、团花、角花、几何纹饰等。
2 羌绣传承现状
羌绣属于民族性手工艺传承,由于中国汉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多数羌族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导致现今羌绣工艺的传承者以年长的妇女为主,为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与手工艺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但是羌族刺绣其传承仍面临着缺失或断代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羌族居住地理位置及现代化理念融合。
2.1 地理位置因素
羌族主要居住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该地带主要以险峻的大山和峡谷为主,山峰耸立,地区较为偏远,本族文化传承难以留住年轻人长期从事,大多数羌族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发达城市寻找机遇,因此文化与技艺的传承重担落在了在家的中年妇女们身上。
2.2 现代化理念融合
羌绣原本在羌族文化当中是羌族妇女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样在羌族婚嫁当中也是衡量女方是否聪慧能干的衡量标准。但由于各民族文化与东西方理念的不断交融,羌族年轻人观念逐渐改变,羌绣不再是羌族年轻女孩子的必备手艺。本族文化逐渐被同化,新的一代年轻人也逐渐淡忘了关于羌绣的传承记忆。
3 羌绣纹样在现代设计形式中的应用手法
在现代设计领域中主要根据目标载体的差异进行相应的设计手法处理,将选用的视觉元素通过提炼,保留其抽象意蕴性与形象艺术性融入到载体中,最终呈现设计作品。羌绣纹样种类繁多,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性符号。将其与现代化设计形式、理念融合,能充分激发羌绣纹样的当代作用,符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理念。在中国蕴含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主要用来表达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通过与现代化的设计相容的方式能积极调动原文化当中的特征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能够让这种艺术元素紧密结合,成为符合新时代观念的艺术作品[2]。
3.1 抽形
羌绣纹样造型复杂,题材繁多,蕴含多样的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更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常会以单一或多个元素,在保留原始含义的前提下,经历提炼、重组、异构等设计手法,将元素进行简化,形成符合现代审美的崭新的特征符号元素,例如故宫博物馆收藏的金如意把件,通过线条提取简化得到一个较为简单的如意纹样,再将其进行复制、旋转、重组形成新的纹样符号,详见图1。
3.2 融色
羌绣纹样置于布料之上,显色类别多元,但色彩相对而言较为淳朴,色彩层次较少。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常将相关主题的元素赋予相对应的色彩,使其本身的特征性更加明显,色彩层次更加丰富,视觉语言更加丰富活泼。如图2所示,上方为原羌绣纹样,其用色单一,层次感不明显,较为古朴,而下方为现代服饰纹样用色,其色彩种类多样,层次分明且适宜,视觉冲击感更加强烈。
3.3 蕴意
羌绣纹样以羌族文化为依托,常以拟物、象形、符号化手法去表现相应的文化属性。在现代设计过程中,也常以借喻等类似的设计手法去表现,将文化等相关信息融入视觉化符号元素,例如故宫博物馆收藏的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其以如意纹为主,通过4个如意纹的变形组成一个组合如意纹,再通过二方连续形式排列形成,虽然形式有所变化,但仍蕴含吉祥如意的寓意,详见图3。
图2 融色
图3 蕴意
图4 “大山之托”羌族系列服装(设计者:秦旭)
图5 羊角花开刺绣工坊的手提袋包装设计
图6 羌绣人偶
4 羌绣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羌绣纹样是羌族民族文化当中重要的视觉文化符号,更是羌族先民对后人的馈赠,同样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为中国多个现代设计领域提供了深厚的设计资源,也给予中国相关产业无限的潜力和更广阔的未来。将羌绣这种民族性非遗传统手工艺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潮流的产品形式,实现羌绣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这种理念不仅使羌绣及羌族文化传承得到延续,并开拓了其在新时代、新思想下的应用形式,也延展了羌族文化的多样化途径。
4.1 羌绣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纹样运用主要依靠对于羌绣纹样进行合理的具象、异变等手法,在构图上常用旋转、对称、线体与块面等表现形式,最终呈现画面的和谐统一。而羌绣纹样的运用同样需要进行相关的简洁化处理,使主题更加凝练生动,同时保留特征化性质。例如“羌绣莨缘”羌族系列服装的现代服装设计,其设计元素就来源于羌族纹样,设计者将羌绣纹样归纳为“团”状,合理分布于服装各部位,见图4[3]。
4.1.1 元素合理性 现代服装设计过程中除了对于服装版式以及式样风格的重视外,对于服装题材元素的提取也同样看重其合理性。恰当的题材内容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将羌绣纹样适宜的题材元素通过打散重组,合理的排列组合再将其装饰于服装之上,使民族风情与现代审美、表现手法相杂糅,表达其独特的韵律。
4.1.2 色彩代表性 色彩对于服装而言相当于人类的肤色,其选用需要考虑到对于文化的了解,审美的理解。在使用羌绣纹样色彩时,不能只按设计者本身的想法,要考虑到选用色彩是否为羌族文化所接受,或者选用颜色为原绣品色彩提取改良,确保选用色彩的代表性与象征性。
4.2 羌绣纹样在现代包装上的应用
包装设计的外观图案主要以产品特性或地域性特色,抑或是品牌理念为出发点进行相关设计表现,因此图案的可视性、整体性与寓意性原则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代表往往是文化元素或其他特征性元素[4]。将羌绣纹样通过相应的设计方法融入,能改变原本僵硬的表达方式,让人产生更多的认同感与亲切感,例如羊角花开刺绣工坊的手提袋包装设计,其设计元素同样来源于羌族纹样,见图5[5]。
4.2.1 可视性原则设计 羌绣纹样是少数民族先民用一种淳朴、自然的手法来表达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其纹饰形态简练、抽象,偏重装饰性。在包装设计中应适当减弱其装饰性,将所选纹饰的特征性线条形态进行提取、凝炼、重组与异构等设计手法,以及形式的创新来符合现代的审美。一方面减弱装饰性,一方面保留特征性,以此来加强包装设计当中的可视性原则[6]。
4.2.2 整体性原则设计 在现代包装设计过程中,色彩与纹样造型选择需遵从主题的风格,并结合视觉冲击力的相关手法,将原本古朴的羌绣纹样融入现代设计审美,使其焕发生机。在富有视觉冲击感的设计手法处理上,不是以喧嚣或静谧的色彩与造型来加强,合适的选择会让产品外观的包装设计更加生动[7]。
4.2.3 寓意性原则设计 现代包装设计除了对于“形”“色”的把握外,更加得注重其内在寓意的处理。羌绣纹样内容寄托了羌族先民的情感、思想与文化,在设计时需要反复揣摩其中韵味,使最终产出的包装外观与造型满足其寓意性要求。
4.3 羌绣纹样在现代旅游工艺品设计上的应用
在现代旅游工艺品设计中,主要以地方特色元素进行加工,配以合适的载体,衍生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旅游工艺品。将羌绣纹样元素概括、提炼、融入新的呈现方式和造型形式,再融入旅游工艺品设计当中,创新出更多符合当下审美的旅游工艺品,使其作为代表羌族地区的代表性旅游工艺品,一方面满足游客对于羌族旅游地区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羌族文化的另类继承[8]。例如乐山师范学院的王华清所在课题组设计的羌绣人偶,其设计元素同样来源于羌族所穿服饰的羌绣纹样,见图6。
4.3.1 色彩的沿袭 在现代旅游工艺品设计中,色彩是旅游纪念品的主要外观表现之一。结合羌绣纹样色彩特征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要求色彩的夸张,色彩是传递情感的途径之一,其运用要结合羌族的思想文化。在运用的过程中要以羌绣纹样的原有色彩为设计蓝本,根据合理的色彩构成比例、色彩相互穿插以及色彩布局的特点,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审美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色彩和旅游工艺品本身形式的和谐统一,既能展现羌族思想文化的特质,也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4.3.2 内涵的引入 羌绣作为羌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其题材多样,寓意丰富,例如“蝙蝠纹”预示着福气,“羊头纹”预示着吉祥,“狮子纹”预示着勇敢威猛。羌绣纹样的多种题材需要根据选择旅游工艺品载体的不同而嵌入恰当内涵寓意的纹样题材元素,这样为旅游工艺品设计提供了体量庞大的素材库,亦可提升其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
5 结语
羌绣纹样与羌族思想、生活、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羌族先民对于后人的馈赠,同时也是羌民生活状态的直观表现,也代表着羌民内心期盼与愿望的美好诉求。研究羌绣纹样在现代化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羌族历史文化技艺的有效传承。传统的羌绣纹样在现代设计领域逐渐被挖掘,这对于羌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意义非凡[9]。当古老的羌绣纹样结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这样羌绣纹样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真正做到在新时代重生,并且使其悠久的思想文化内涵得到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王华清.北川羌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羌绣纹饰的再应用[J].四川戏剧,2013(7):124-126.
[2]杨明.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S1):111-113.
[3]邵嘉琦.羌族传统纹样在现代礼服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21.
[4]孙迟,王艺璇.借鉴手法在创意设计中的分析与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9):11-13.
[5]王玮.羌族传统图案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10):4-7.
[6]陈瑰丽.谈中国的民族化包装设计[J].湖南包装,2006(1):24-26.
[7]孙湛.传统吉祥图案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湖南包装,2018,33(05):47-49+57.
[8]赵敏,李梓君,贾志艳,等.羌绣纹样题材及其与羌文化映射关系[J].丝绸,2015,52(8):70-74.
[9]吴化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滇西民族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现状思考[J].湖南包装,2019,34(01):39-42.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ath of Qiang Embroidery Patterns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raditional culture"has become the main keyword in many documents,and the upsurg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lso risen.Ethnic minority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and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very concerned.It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have become a hot social issue.Qiang embroidery,as one of the core carriers of Qiang culture,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inheritance of Qiang culture.The whole Qiang embroidery patter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design are studied.The application of Qiang embroidery pattern in modern clothing design and packaging design is taken as a case study.To study it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thods in the new era trend,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feeling of Qiang embroidery patterns,and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of Qiang embroidery patterns.
Keywords:Qiang Embroidery;Pattern;Inheritance;Innovation
作者简介:章鉴烽(1995-),男,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9-08-15
网址:民族学考研:羌绣纹样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10459
相关内容
应用语言学中心成功举办北川羌绣研学,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现代花样本:苗族服饰图像传承与当代转型研究
民族学考研:蒙古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苗族刺绣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纺织品设计中的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刺绣:古老手艺这样创新“绣”出年轻生命力
苗族刺绣艺术在现代灯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民族学考研:彝族传统漆器的美学思考
宁强羌编:编出“最炫民族风”
民族民间刺绣的美学价值浅析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