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园艺疗法养老院服务研究
居家养老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生活知识# #生活小知识# #居家养老#
摘要:园艺疗法起源于英国,后被多国和地区成功引进。引进园艺疗法有利于我国养老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对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老年人群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老年人需求出发描绘出老年人心中有温度、有品质的老年生活愿景,进而分析养老院引进园艺疗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园艺疗法特色养老院建设对策,为推进我国养老行业突破模式困局、创新养老服务内涵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老龄化;园艺疗法;养老院
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的老年人健康照护问题、心理问题等社会问题突显,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发展道路上绕不开的重大社会民生话题。“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架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战略”,推动养老行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近几年,我国引入了园艺疗法,此疗法已超越了疗养、治病的范畴[1],能通过花木造景、进行园艺活动对患者起到减缓压力、抚慰情绪、调节心理的作用,达到使患者病情减轻或完全治愈的效果,能使亚健康的人变得健康、健康的人保持健康[2]。本文基于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研究老年人对养老院的看法及需求,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描绘出老年人心中有温度有品质的老年生活愿景,提出以园艺疗法为主的园艺养老院服务发展对策,努力为推进我国养老行业突破旧模式困局,实现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一、园艺疗法介绍
园艺疗法最早起源于英国,是借为所有年龄层及各类患者提供庭园援助为由,振兴庭园园艺事业;后续美国研究发现该疗法能为智力低能者、由贫困导致的变态心理患者、战后患有应激反应的复员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治疗,帮助患者痊愈。因此,园艺疗法被运用到有关智力低能者特教学校、精神病院、养老院、复员军人专用医院等地[3]。
香港、台湾是我国最早引入园艺疗法的地区,相关的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如成立了香港园艺治疗中心、台湾省园艺治疗协会等机构、台北承办了两届国际园艺疗法研讨会等等[4],为后续我国大陆引入并普及园艺疗法提供了借鉴案例。目前,我国大陆养老机构运用园艺疗法尚处起步阶段,针对我国老龄化加重的趋势,笔者认为适时地推广园艺疗法作为养老院的医疗方式之一,将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疾病高发、治愈亚健康和慢性疾病的情况。
二、老年人需求分析
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居住在清远市清城区212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根据调查数据研究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人理想中的养老院服务,总结得出以下5点为影响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主要因素[5]:
1、个人经济情况
老年人经济来源主要途径一般为退休金、过往劳动收入存储、子女等提供的经济赡养、存款利息、社会保险等。从影响因素的顺位分析,有73.5%的老年人将子女等提供的经济赡养排在自己生活主要经济来源的第一位,14.8%的老年人将过往劳动收入存储排在第一位,5.8%的老年人将退休金排在第一位。从调查对象的年龄分析,主要依靠子女提供经济赡养的老年人岁数多为70岁以上,而随着调查对象年龄的增长,将子女提供的经济赡养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的比重也会随之增加。从地域差异分析,家庭住址一直为清远市清城区内的老年人,大部分以退休金或是过往劳动收入存储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第一位,而家庭住址经过搬迁或儿女成家后进行随迁的老年人,将子女提供的经济赡养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第一位。总体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都可得出,子女等提供的经济赡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支柱。
2、内心牵挂
老年人独居在家不愿去养老院的因素有:子女不结婚或离婚还未再婚、子女外出打工家中有孙辈(外孙辈)需要照顾、家中田地需要打理等等。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的限制,无法外出劳务,在家中守着一方田地耕作的占比15.34%,但不受身体因素影响,时刻挂念子女家庭情况、情感状态的老年人占比100%。子女是老年人一生的牵挂,他们决定是否去养老院、是否长时间居住在养老院等等问题都会因子女的风吹草动,而在养老院或家中草木皆兵。
3、家庭关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逐渐被社会科技、子女的事业心等等所遗忘。有22.22%的老年人表示,就算自己与子女一起居住,但是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与自己大不相同,手机、智能网络电视等高科技产品更是一窍不通,子女教了多遍也依旧不会使用;62.9%的老年人表示,子女在其他城市打工,独自在家中抚养孙辈(外孙辈),对小孩的管教 “心有余力不足”,与孙辈(外孙辈)朝夕相处却不太愉快;12.6%的老年人表示,独自一人守在家中,遇到不懂的琐碎事务都靠社区或好友处理,自己也不经常给子女打电话进行诉说;仅有2.11%的老年人满足现有的家庭氛围,并拥有幸福感。
分析数据得出,老年人跟不上时代潮流,与子女等年轻一辈存在代沟,而且自己的子女都处在事业的奋斗期,他们的生活中心多偏向事业、子嗣,对已经年老的父母缺乏关心关怀;子女也会因嫌年老的父母啰嗦、观念不同等原因减少与父母通话的时间和次数,长时间的累加会导致老年人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增加对家属朋友依赖的同时又害怕产生矛盾冲突、加深隔阂,进而减少内心情感的表达。相比之下,家庭关怀较多的老年人对待生活、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气节都十分乐观。
4、人际互动
97.88%的老年人会每天都出门(除去下雨等天气情况),其中64.86%的老年人前往社区等场所进行五人以上的多人社交,18.91%的老年人相约两三名好友前往小区公园进行散步,8.64%的老年人独自出门进行娱乐活动。
从人际社交人数分析,老年人是喜爱群居群体,在没有儿女陪伴的情况下,与他人社交是令老年人对自己独居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满意,从而产生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人际社交的活动形式分析,男性多为下棋、打牌等,女性多为跳广场舞、分享生活琐事等,适当的娱乐活动和熟悉的玩伴会提高老年人适应“无所事事”生活的适应能力,老年人从社交中感受到快乐,心情舒畅便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5、老年人心理健康
通过与212名老年人的聊天,总结得出:老年人普遍认为自身不存在心理问题,但都易产生个人独居焦虑甚至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
(1)身体机能影响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身体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况愈下[6],根据身体素质的不同,每人的生理机能表现形式不同,例如: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机体损伤愈合速度缓慢等等。身体各大机能的下降,及疾病多发且难愈合的状况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同时也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7]。老年人会因巨额的医疗费用为自己无法继续通过劳动赚取经济收入、靠儿女经济赡养治病而产生内心焦虑,时刻担忧是否会加重儿女的经济负担,并在缺乏心理开导的情况下产生放弃治疗、自暴自弃的逆反心理。
(2)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心理健康
51.32%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有家为什么要去养老院、养老院是没有儿女的人才去的地方等等,30.15%的老年人认为养老院是重病且没有儿女照顾、巨额花销的场所,而自身身体健康没有必要去,10.5%的老年人认为去不去养老院都可以,主要听从儿女的安排,对养老院保持中立的看法。分析数据可得出,绝大部分的老年人对养老院抱有排斥态度,他们的传统观念性强,认为进到养老院是被儿女抛弃或是重病,若老年人不是以自愿或者不排斥的态度住进养老院,那么老年人会对未来的生活极度不满意、事事不顺心,时刻保持着压抑、焦虑等生活感受,久而久之会影响心理健康。
三、园艺养老院服务对策
综合以上的调查分析可知,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约束、养老需求不能满足、牵挂家务事等因素影响,造成老年人对养老院普遍存在排斥心理的现象,另一方面老年人社交范围逐渐狭窄、家属陪伴时间较少、社会人文关怀不足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缺乏幸福感和认同感,容易出现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问题。因此,发展养老院服务,推广园艺疗法养老意义重大,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广园艺疗法与传统养老院相结合的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院服务满意度。
1、设置宜居环境
园艺养老院的建筑空间一般为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在满足居住、饮食等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高效满足社交活动、医疗康复等需求,做到场所公共性、生活私密性的同时,设施设计更人性化,管理更精准化,相对于家中或是社区更加适合老年人居住。
首先公共空间设置与园艺疗法相关的功能区,如园艺房、花卉区等,做到每一区域都是多种疗法的集合体。园艺房,其目的是引导老年人进行园艺活动,使用眼睛、手指、足等身体部位,进行简单无负担的全身性综合活动,防止卧病在床的长者及老龄老人因长期不进行身体、精神的使用导致身体机能的衰退、关节及筋骨的萎缩、心脏及消化器官机能低下、精神衰老等现象的发生,并结合艺术疗法,让老年人在进行植物裁剪、插花等活动时,产生对植物的枝、叶、花、果进行修剪、整枝等操作后,进行艺术想象(如构思、造型设计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同时激发了老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老人的专注力和自信心,并通过园艺作品增强老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除此之外,园艺养老院的植被都需经过严格的色彩搭配(使用明艳、视觉冲击强、易于产生视觉感知的色彩进行搭配)和植被自身具有的自然功效搭配[8],让色彩疗法和自然疗法潜移默化地渗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得老年人在经过公共空间时产生视觉感知和视觉刺激、接受适量的自然疗法,达到放松身心、舒缓压力、转移注意力,进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其次,养老院的物品针对老年人的人体美学进行设计。如:在家具形态上,运用无尖角、拐角圆滑的形体,减少老人不慎摔倒受伤、磕碰、擦伤等情况的发生;使用高度适宜的床具及桌柜,减少老年人躬身和爬高等不安全的因素,并在床具及桌柜侧边设计了扶手装置,便于老人借力走路及起立支撑;在床具、椅凳的地面铺设地毯,减少老人因腿脚不便摔倒或突然起立后晕倒时摔伤程度;寝室采用推拉门,更大限度的提供空间,便于轮椅使用和突发情况的病床移动[9]。
园艺养老院在传统医学治疗、传统养老院服务的基础上,推行园艺疗法对患者进行慢性治疗和康复,其实质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的园艺材料,打造布满植物的庭园,让接触者感知自然环境进而缓解压力,营造温暖舒适的氛围,达到复健心灵和慢性病的效果。
2、营造温暖的氛围
时代在不断发展,而老年人的人生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希望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和需要。养老院中不仅有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与老年人友好相处,还有更多的同龄人或者病情相似的老年人,能让老年人在其生活中找到共同话题,并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提高群体的归属感和参与感,促使老年人感知到他们是被关注和需要的。
(1)院内服务
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和情绪波动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能在不侵犯老年人自尊心及隐私的情况下,与老年人多沟通,带给老年人更多的安全感和相处舒适度。并且工作人员与住院医生对老年人日常的康复治疗认真负责,做到及时高效的处理老年人病情突发等情况,能促使老年人放心自由的在养老院进行生活,不用担心发病就医不及时或日常忘记治疗等情况,让老年人安心的感受养老院的氛围并接受治疗。
(2)人际互动
养老院是老年人的集合体,定期组织老年人们进行娱乐活动,让老年人在公共空间中与其他同龄人进行社交、陪伴、互相帮助,保护他们的社交圈不被缩小,进而满足老年人情感、人际交往需求,并通过活动让老年人进行适宜的运动,分泌多巴胺,激发他们的运动细胞,调适负面情绪和生活焦虑,改善消极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定期向老人家属反馈情况、促进老年人与家属进行友善联系等方式,转移老年人为子女担忧的注意力,在另一程度上减少了老年人与家属矛盾争吵的事件发生,做到让老年人的家属放心,让老年人居住的安心。
(3)社会关怀
除此之外,养老院会偶尔与学校联合举行学生志愿服务、慰问养老院等公益活动,不仅能让老年人感到来自社会年轻一代的善意与关怀,还能通过老年人向年轻一代分享经验和故事,让老年人切身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感知“退而不休,老有所为”,进而体会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3、定期的心理护理
入院的老年人在面对身体机能下降、病情严重、生活适应能力下降等情况影响下,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10],如黄昏心理、孤独心理、自卑心理等,因此针对院内老年人应进行定期的心理护理。首先,建立专属的心理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次心理咨询的信息,把握老年人的心理动态及变化原因。其次,需通过多主体、多渠道的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如:院内组织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与学校或社会团体合作进行志愿活动、促进老年人与家属进行情感互动等。除此之外,要注重分析每次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如:子女情感变动、身体健康担忧、情感冲突、人际关系矛盾计划、娱乐活动不顺意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和生活关照,必要时对老年人进行系统性的心理治疗,引导老年人放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小结
基于分析老年人对养老院的看法及需求的研究,考虑园艺养老院适用的可能性,并伴随社会发展,老年人群体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园艺养老院的适用分析及应用可以不断完善,在通过社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力争为老年人打造宜居的园艺养老院。
参考文献:
[1]樊建霞.我国园艺疗法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现代园艺,2015(04):27-28.
[2]陈雪明.园林景观中园艺疗法的应用分析[J].绿色科技,2020(01):90-91.
[3]360百科.园艺疗法[EB/OL].[2022-8-9].https://baike.so.com/doc/6384484-6598137.html.
[4]园艺疗法HTAC.中国园艺疗法的发展历程[EB/OL].[2022-08-09].https://www.douban.com/note/646392041/?_i=0037112cybt-7f.
[5]贾思侬,白琳琳,左群.养老院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J].现代养生,2017(06):284.
[6]郭媛媛.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护理干预[J].东西南北,2019(10):83.
[7]方浩.社会资本对城乡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CGSS混合截面数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88-97+166.
[8]谌悦,蔡云波,何颖.西安市养老机构开展园艺疗法实践活动初探[J].现代园艺,2022,45(02):126-128.
[9] 360百科.适老化设计[EB/OL].[2022-08-09].https://baike.so.com/doc/24283838-25567597.html.
[10]张菁菁.浅谈敬老院老年人心理护理策略[J].才智,2016(15):253.
作者简介:
[1]符旻婧(1999年11月-),女,汉族,广东省广州人,广州工商学院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
[2]詹雪灵(2000年2月-),女,汉族,广东省潮州人,广州工商学院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
[3]程振锋(1980年11月-),男,汉族,河北省广宗人,广州工商学院教师,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养老服务。
本文受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名称:CHT 园艺疗法养老。
网址: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园艺疗法养老院服务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55464
相关内容
基于老年人乐生活需求下的城市公园环境设计研究养老新选择:园艺疗养+养生养老
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CLASS2018的实证分析
基于情感诉求的老年宜居社区的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如何满足老人需求?——来自基层的养老调研报告②
老年人最真实的养老需求
基于人本需求的老年家居生活环境设计
做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老年营养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研究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中消协发布报告 揭示老年人最真实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