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活动在“生活化”里闪光——浅谈“生活化”科学小实验的有效开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5-07-19 17:39

科学实验:简单的化学、物理实验,让孩子了解科学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亲子活动策划#

让科学活动在“生活化”里闪光——浅谈“生活化”科学小实验的有效开展策略

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中心幼儿园 101118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思维和理念就是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要求的详细表现。本文阐述了玩中学科学中幼儿“生活化”科学小实验中教师的指导活动策略,并介绍一些研究中取得的成效:做到了观察、指导、研究相结合,伙伴式引导与幼儿间启发相结合,隐性指导与显性指导相结合,展示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成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者。同时提出了几点思考:1.充分挖掘“生活化”科学小实验环境资源是关键。2.“生活化”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搜集。3.“生活化”科学小实验活动开展离不开有效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科学小实验 、开展策略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开展科学、合理、有序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能够开发幼儿潜能,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尝试以“科学教育生活化研讨”为切入口,从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经验着手,尝试从生活中寻找科学,从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及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实物中寻觅教育契机,展示生活化科学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好奇心,培养幼儿主动探究、敢于尝试、善于发现、乐于合作的科学情感和态度,感受科学的奥秘,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一、“生活化”科学小实验的前期准备

(一)教师参与研究其可行性,进行系统分类

巴甫洛夫曾说过:“观察是搜集自然景象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提取人所愿望的东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科学课题研究小组对幼儿感兴趣的现象进行了收集,抓住有利时机,带领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比如,春天来了,我们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叶芽与花苞,感知季节更替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在喜洋洋种植园区,我们和幼儿一起种植大蒜、葱等植物,定期给植物浇水、观察并用画笔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从实验观察中让幼儿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温度、水、阳光等。于是,科学研究小组针对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内容,找寻科学点,列出了以下主题:空气、气压、风、水、力、声音、静电、转动、飞行、融合、放大、弹性等。然后根据这些科学点参考大量书籍,综合考量可否在小班实施,通过年级组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最终汇总了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贴近“生活化”的科学小实验。

(二)幼儿自主游戏时,增设科学区

科学区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探究的空间,使他们在实验中发现科学蕴含的奥秘。如发现瓶子和橡皮筋可以组成简单的拉力器,从而得知橡皮筋有个可以伸缩的能力;把降落伞用力往上抛,开始寻找让降落伞飞得好飞得高的方法;看到钢丝在老师的手里像变魔术一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渔网、气球、小花等,了解了丝的延展性,知道钢丝是可以弯曲的......教师们根据幼儿在科学区的不同发现,记录并观察孩子的兴趣程度,整理出科学点,生成相应的幼儿自主探索出的科学小实验。

二、“生活化”科学小实验的进行

(一)环境创设是“生活化”科学小实验的首选

1.大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整体大环境应处处呈现出科学的元素,如共用的科学发现室 、科学探索长廊、探秘实验室、种植园等等大型活动场所。种植园和植物角是幼儿科学活动的常规设置,尤其是对现代这种高楼大厦,远离大自然的居住环境来说就更有必要。在科学探索长廊中根据不同的主题变化,更新材料操作,如主题《会滚动的圆》,我们的多功能厅、科学长廊、探秘实验室等,所有的大环境均体现这一主题,从而让孩子时时处处沉浸在圆的世界里,更直观更有效地感知了滚动的圆,了解并掌握了有关圆的特性。

2.小环境创设

每个班都有体现科学特色和生活化的主题墙,用日常生活用品及废旧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和拼摆,变成了富有艺术效果的墙饰。比如小班以方形为主题,利用生活中的方草垫子作为材料,将方垫子做成一个悬挂物,又将废旧的纸板箱剪出一个环绕式的方形,垂挂下来,布置成了一个方形的世界,让孩子走进想象的空间,又美化了班级环境。中班以球体为主题布置环境,大班更丰富些,以弯弯绕饶为主题创设科学环境。

(二)“生活化”科学小实验的指导策略

1.准备材料为主动探索过程

教师与幼儿一同设计、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在教师的疏导下,幼儿能够依据需求通过想、问、看去获取有关信息,通过自己动手和求助他人去获取需要的材料。科学实验的过程从单一的教师抱着目标去指导而指导的策略,变为幼儿自主主导,充分保障了幼儿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例如“不倒翁”实验,孩子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很多乒乓球带到幼儿园,然后让幼儿们选择各种材料给乒乓球进行装饰,幼儿们用画笔、水粉等进行创作娃娃脸,有的还给乒乓球贴上了爱心、五角星、花朵等图案的贴纸,之后就开始了实验过程。滴了水的塑料垫板上,摩擦力非常小,娃娃脸小球在上面非常容易就旋转起来了。这时候教师再让幼儿们观察图形的变化,幼儿们就非常有兴趣与专注力了,自己设计的图案色彩帮助幼儿加深了印象,激发了他们探究科学奥秘的热情。

2.实验过程互动式启发幼儿思维

在小实验开始前,老师要创设游戏情境。 通常会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然后以幼儿同伴的身份进入游戏,故意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装成不懂的模样,引出问题。 同时幼儿间也相互影响着,一个幼儿提出的方法会启发另外的幼儿,牵引出更多的猜想、疑问,这种伙伴式引导和幼儿间启发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让老师爱不释手, 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

3.实验结果为开放式过程

每一个小实验都有一个比较标准的实验结果,但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不同或者操作步骤的差异等各种因素,小实验的结果也会呈现出多个结果。如《刺猬球》实验中,多数幼儿感受到了小碎纸吸附在气球上的结果,有个别只是几片碎纸吸附,但也有个别幼儿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或者其他因素,最终没能达到这个结果。

三、结语

  教师的指导在整个实验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能达成更好的活动效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指导策略也有所不同,所以活动效果也呈现不同。所以教师们需学会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提高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小洁. 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 成才之路, 2016(9):70-70.

2、董跃. 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认识与思考[J]. 辽宁教育, 2013(6):67-68.

3、于冬冬.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D].  2016.

4、吴婷婷.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 科教文汇, 2013(5).

网址:让科学活动在“生活化”里闪光——浅谈“生活化”科学小实验的有效开展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9384

相关内容

浅谈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
生活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pdf
浅谈生活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有效实施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摭谈开展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有效策略.doc
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