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遭遇网曝危机,社工助力重返校园 | 社工案例计划

发布时间:2025-07-25 13:31

在公共场所遭遇欺凌,可以向学校、社区或警方求助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公民权益维护#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刘平

单位 |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背景资料

案主小涵(化名),13 岁女孩,母亲去世多年,父亲高位截肢,依靠轮椅出行,小涵和爸爸依靠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和低保政策补贴维持生存,家庭经济困难。

(二)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小涵(化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初二,就读于Y区B中学,兴趣爱好为写小说、做糕点。

服务对象一直与高位截肢的父亲一起居住,父女两关系良好;服务对象人际交往一般,在班级没有一个好朋友,仅有的一两个朋友也是其他班级的。

服务对象初一下学期在医院检查出患重度抑郁症,学校劝其休学,她自己想休学,其父亲不同意,服务对象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上学期间也是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

(三)家庭情况

服务对象母亲去世多年,父亲肢体残障一级,父亲依靠轮椅生活,母亲去世时,社区劝其父亲去敬老院,让服务对象去福利院,其父亲不愿意,想和服务对象在一起,其父亲对服务对象的心理情况不关心,只关心服务对象学习,遇事让服务对象找自己的原因。

其父母亲老家较远,由于医疗事件,医院赔偿了一套房子,小涵和父亲在主城居住,和其他亲戚联系较少。

二、需求分析

(一)危机介入需求

2023年12月3日,小涵疑似被其所在学校的告白墙网曝,情绪非常低落,不想回家,在小区游走,有自杀的心理,社工及时介入,进行心理疏导,及时与其父亲联系,鼓励其与父亲交流,商量处理方法。

(二)心理疏导需求

服务对象2022年6月在医院检查出患抑郁症,进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服务对象较情绪化,小涵在小学阶段成绩中等,基于当地升学政策,抽签进了重点中学,成绩班级倒数五名,她同桌是一名有学习障碍的同学,小涵和他有矛盾,在一次发生冲突时,小涵将同桌的书籍撕了。

在人际交往方面,服务对象觉得班级同学不好,不愿与同学交往,与父亲进行交流,得不到支持,在生活中服务对象会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

(三)家庭支持需求

服务对象母亲去世,父亲肢体残疾一级,长期居家,很少外出,与社会脱节。

父亲认为现目前服务对象重要的是学习。

服务对象检查出患抑郁症后,父亲认为抑郁症是服务对象不好好学习,胡思乱想导致的,并认为此病不重要。

(四)学业规划需求

服务对象小学成绩一般,初一到重点中学,学业压力大,每次考试成绩较差,排名落后。

在学校服务对象受学校同龄群体和网络影响,初二期间一直有写小说,并通过网络发表获得稿费,故服务对象现目前在学业上较迷惘,无升学意愿,想以后当一名自由作家,闲暇时间烤点糕点。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理论

1.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

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后者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

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服务对象目前属于事实无人监护的情况,需要丰富社会支持网络的成员整合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物质援助、情感慰藉、心理疏导、关系支持等。

2.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强调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关注的焦点,而非其问题和病理。

社工在此服务对象家庭跟进过程中,计划运用优势视角的相关知识,挖掘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系统中)的优点、资源进行服务介入。

(二)服务目标

目标1:协助其处理危机事件,恢复其正常学习生活。

目标2:关心其日常生活,促进病情康复。

目标3:改善父女关系,重建家庭支持。

目标4:制定学业计划,重返校园。

(三)服务策略

1.第一阶段

社工首先社工与学校方进行联系,协助服务对象处理网曝事件,撤销平台信息,到派出所报案,调查处理网曝事件,并通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之前服务的社工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服务对象家庭情况和过往经历等。

接着,社工与班主任了解服务对象在校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等,尊重服务对象意愿,居家上网课,并联系学校为其单独开通网课。

且社工以服务对象爱好出发,建立初步关系,获取服务对象信任,并与父亲沟通了解服务对象患病情况、家庭关系等。

社工根据多方评估,与服务对象多次交流,制定个案帮扶计划,提供支持。

2.第二阶段

社工先肯定其父亲为整个家庭付出,教授其家庭教育知识,并引导其父亲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服务对象,多给予小涵心理支持。

为其父亲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父亲是服务对象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因此让服务对象父亲意识到多关心、陪伴服务对象的重要性,满足服务对象心理需求,促进健康成长。

3.第三阶段

社工引导服务对象了解以后社会就业发展趋势,咨询区教委、学校等,让其了解升学优惠政策。

综合分析服务对象初中毕业升学和就业的利弊,并将此信息转介给服务对象。

另一方面,社工在服务对象休学期间制定学业计划,为重返校园奠定基础。

四、服务实施过程

(一)多方联动,建立专业关系

社工进行危机介入,协助其处理网曝事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其建立信任关系。

与学校联系,撤销平台网曝信息,与学校沟通,为其单独开通网课平台。

通过该街道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并走访到学校与班主任沟通服务对象在校学习情况、与同学关系等。

在过程中社工与其父亲交谈了解到服务对象近日情况、患病情况、与家人关系等,肯定了父亲为整个家庭的付出的不易,并以其父亲为桥梁传达社工的服务的初衷。

(通过班主任了解其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

(二)丰富日常生活,促进病情康复

服务对象休学在家期间,日常生活单调,其服务对象每天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利于服务对象病情康复。

因此,社工邀请服务对象参加项目组活动,丰富服务对象生活,让服务对象走出家门,与其同辈群体间的交流,也缓解了服务对象病情。

另一方面,社工与镇街其他服务中心联合,邀请服务对象体检,参加心理评估,引导其家人督促其服药。社工还关心其日常生活,邀请其喝奶茶,关心她写小说的情况,为其进行心理疏导。

服务对象父亲表示:服务对象最近食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服务对象自己告诉社工,自己想回学校上课,觉得学校的氛围更好。

(陪同服务对象体检)

(三)改善家庭关系,促进良性互动

1.学会沟通技巧,减少家庭矛盾

在与监护人的交谈中,社工了解到监护人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为打击教育,在生活和学习上较少鼓励服务对象,监护人认为只要照料好服务对象的生活就行了,从而忽视了服务对象心理上的关心,监护人表示自己爱服务对象,但服务对象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不知道如何与服务对象沟通。

社工在安抚监护人焦虑心理后,运用影响性的会谈技巧,教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如:把你不够优秀这句话转变为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等。并引导监护人多参与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和通过电子产品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等。

(社工与服务对象及其父亲沟通)

2.普及抑郁症知识,提升监护能力

社工与其父亲进行交流,向他普及抑郁症知识,让其意识到抑郁症形成的因素、抑郁症的特点等,让其父亲意识到服务对象患抑郁症来自于诸多因素。

社工多次引导服务对象父亲,让父亲意识到自己是服务对象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应该多关心服务对象的生活,而不是只关注学习,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

父亲表示,以前只想她好好学习,现在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今后应给予服务对象关怀和爱。

(四)制定学业计划,准备重返校园

社工通过视频对比分析各种学历以后的收入和生活情况,引导服务对象了解以后社会就业发展趋势,咨询区教委、学校等,让其了解升学优惠政策。

综合分析服务对象初中毕业升学和就业的利弊,并将此信息转介给服务对象。

另一方面,社工在服务对象休学期间制定学业计划,为重返校园奠定基础。

接收服务对象意愿后,社工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学业计划,引导其父亲当好监护人角色,每日关心服务对象上网课情况,社工则每周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关心交流,评估检验其学习情况。

在2024年1月底期间,服务对象表示自己愿意回学习上课,社工为其做专业分析,进行心理建设,并与学校老师联系,讲述服务对象康复情况,返校意愿,助力服务对象重返校园,顺利参加期末考试。

(五)做好心理建设,培养应对能力

社工陪同服务对象一起设想重返校园后会面临的困难以及自己可能会出现的应对方式,并把预计的困难一一罗列记录下来,社工引导服务对象思考面对不同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以及鼓励服务对象根据事先排序的难易程度自己尝试解决认为简单易解决的困难困难,超出能力范畴之外的要主动寻求老师、社工以及其他资源的帮助和支持,允许她如果接受不了就继续回家上网课,社工永远会给予她帮助和力量。

(服务对象参加小小烘焙师职业体验活动)

五、服务成效

新学期小涵已经顺利上课两周,社工关心小涵学习情况,小涵开心地告诉社工,寒假参加了Y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青仔成长营课业辅导,寒假作业完成得好,她得到了老师肯定,还发了奖品,在班级表扬了她。

社工倾听她讲述在学校的经历,上课认真听讲,然后完成作业,课间也尽量不参与其他同学的无聊八卦,让自己忙起来,也没有时间去关心其他同学的态度。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社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父亲的监护责任意识,改善家庭成员关系,优化家庭环境;另一方面社工联合家庭、学校和社区为服务对象定期开展跟踪服务,预防复发情况出现。

此案例社工介入后,服务对象坚持服药,抑郁症病情稳定。

家庭方面:服务对象父亲不再仅仅关心其学校,父女关系融洽了。

就学方面:服务对象2月底重返校园,顺利入学。

六、社工反思

(一)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近来,网络暴力事件在青少年群体中时常出现,现在每个学校几乎都有自己的校园贴吧,由学生自由地在平台上发表各种看法。

学生有发言的平台固然是好事,但作为自由发言的平台却变成伤害他人的媒介,则不利于学生的交流和平台的运行,如何管理校园贴吧应该引起重视。

(二)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不能忽视

回顾网曝事件经历,从最初小涵想自杀,到报案,查出网曝事件的凶手是闺蜜,小涵有想杀死闺蜜的心,到辍学,强烈要求闺蜜道歉,认为闺蜜的行政处罚太轻了,到现在平稳上学,也不再纠结道歉等事情。

当儿童遇到危机事件时,社工的介入和陪伴,有效缓解了儿童压力,协助其正确面对事情,平稳度过危险期。

(三)社工促进了家校社联动

学校一直致力于“家·校·社”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如何联动,谁来当这个缺失的纽扣,是共育能起到真正作用的关键,学校教学任务重,困境儿童家庭结构缺失,父母亲无法正常履行监护人职责等等原因都不能让“家·校·社”共育能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在本个案服务过程中,社工就是那颗缺失的纽扣,把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链接起来,共同给与案主帮助,让案主得到改变。

什么是危机事件?

出现危机事件该如何处理?

危机介入有哪几个阶段?

如何将危机介入理论运用于实践?

全国首批高级社会工作师教你

开展社会工作危机介入

扫码拿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个案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网址:13岁女孩遭遇网曝危机,社工助力重返校园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3419

相关内容

温情守护,破局护老!社区独居长者网络诈骗危机干预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紧急介入,守护夕阳!助力独居长者化解多重生活照料危机 | 社工案例计划
“双百”社工汇聚多方力量帮扶残障困难家庭 | 社工案例计划
她们太难了!如何助力“特殊家庭”走出生活困境? | 社工案例计划
调查:近五成初中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后选择沉默
13岁孩子差点转走父母存款!一旦遭遇该如何处理
爱与希望的重生!助力困境家庭重燃生活之光 | 社工案例计划
“五社联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以广州市琶洲街社工站实践为例 | 社工案例计划
从职场到课堂:30岁后的重返校园,动力何在?
贫困老人居家改造与社会网络构建个案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