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试指南 | 快乐假期,从“心”出发

发布时间:2025-08-30 03:14

《快乐哲学:从内心出发的幸福指南》强调内心的满足是快乐之源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 #快乐哲学书籍#

国庆假期

心理调试指南

快乐假期 从心出发

同学们,国庆假期不仅仅是游乐的好时光,也是我们进步的好空间。

面对放假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和调适自身心理,保持阳光心态呢?希望这份心理调适指南能够帮助同学们调整好心理状态,合理规划假期生活!

假期中的无效“休息”

心理学的“休息”是一种“既没有激动,也没有不安的状态”,也就是俗话说的“内心毫无波动”。这种情绪状态下的神经唤醒水平和能量消耗较少,你会得到一种平静的愉悦感。

美国精神病学家雅各布森(Edmund Jacobson)认为,之所以人们会持续紧张疲倦,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学会放松。有时尽管你毫无体力运动,一天下来也会觉得筋疲力尽,因为你没有察觉到自身肉体、心理一直在迫使肌肉持续耗能。

1

门可以一个假期都不出,窗帘可以一个假期不拉,生活最长的位移是从沙发走到门口拿奶茶。穿睡衣窝沙发打游戏,桌上的iPad播着综艺、电视剧,身边堆满了零食奶茶。这样的宅家假期其实都是无效“休息”,这与真正的休息其实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好像并没有在宅家结束时感受到一种身体和精神的极度放松。

2

拼命睡觉

《意识、睡眠与大脑》(Why we sleep)的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在他的书中提出,平时学习、工作日的睡眠缺失是一个不可逆的伤害过程,假期的过度补觉并不会真正起到“补觉”的作用;相反,如果一天中过度睡眠反而会降低人的肌肉张力。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有所体验,比如很容易在起床后仍然感到昏昏沉沉,没有力气。所以,在假期中最好也不要过度贪睡。

3

拼命玩

不得不承认,我们总是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无外乎两种:使劲睡和使劲玩。而凡是这么干的,假期结束都跟没休息一样。拼命玩,当时挺过瘾,却无法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放松(睡眠多是为了修复大量的体力消耗),大脑会不断抓取和分析信息,保持高度活跃,所以在娱乐结束后,往往会感到加倍的疲倦。

常见的假期心理问题

01

节假日心理失调症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学习状态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以使人们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学习、生活模式。如果人们一下子从上述状态中停下来无事可做的话,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使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于是,有些人便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

节假日的降临,人们忽然进入放松状态,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调。我们需要调节自己的期望,不要给假期太高的预期,在假日里做好心理平衡。同时,保持正常的作息,在假期中不忘劳逸结合等等,都是很好的调节方式。

02

节假日放纵心理综合症

节假日期间暴饮、暴食、暴玩等放纵行为,常使人不顾健康、透支体力,这样不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还会使人因过度疲劳而发生虚脱、昏倒等现象。在假日期间过度暴食是不可以的哦,这样做不仅伤胃伤肝,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还会使人因过度疲劳而发生脑血管意外。节日期间应注意适当饮食,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消化道疾病。尽可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只有睡眠充足才能保证自身活力充沛。

03

节假后上学恐惧症

节假日后上学恐惧症发病周期一般3至5天,主要表现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上学前的焦虑;二是上学前几天萎靡不振、烦躁。其实是大家一时无法适应从休息状态到紧张状态的切换,并因此产生了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一些人在长假结束马上就要进入正常的工作或学习状态时,心理上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这是因为平时学习紧张、生活节奏较快,长假期间一旦彻底放松,或玩乐过度,或闷头睡觉,生活节律被打破,而长假结束,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竞争的环境,心理压力就会加大,难免或多或少出现不适应现象,甚至感到烦躁、恐惧。

健康假期小指南

1

劳逸结合,合理规划时间

假期,把自己的生活有序的安排起来。适当地放松,但是注意不要熬夜玩手机、玩游戏噢,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

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小计划,学习、运动、游戏、休息,趁着假期查漏补缺,玩的时候尽情玩,学的时候认真学,这样既能保持我们的学习能力,也不会让自己无所事事,更不会在上学前形成焦虑和恐惧。

2

居家勤劳动

帮助家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可以增进与家人感情,促进亲子关系,也能提升我们的生活技能,锻炼身体。打扫房间,让自己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快要换季了,趁着放假给自己的衣柜进行大整理;收拾凌乱的书桌,让自己学习更高效;为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与家人一起共度美好假期。

3

放下手机,和亲朋好友多聊聊,促进感情增温

假期有很多家庭团聚的机会,大家在团聚的时候,可以放下手中的手机,多和自己的家人聊天沟通增进感情,你可以尝试把心里的一些不良情绪在他们面前释放一下,也可以把你在学校发生的快乐的事情和他们分享;当然,你也可以成为他们最好的听众。总之,让我们一起放下手机,和亲朋好友多聊聊,增进感情。

4

放松心情从运动开始

运动被称为快乐的元素之一,经常锻炼,充分吸收纯净的氧气会让人的情绪更稳定,性格也更开朗。多参加一些感兴趣的运动,如打球、慢跑、爬山、散步等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使心情愉悦。

爱国情怀中的自我认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国庆假期之所以放假是举国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很多时候,我们简单地把国庆节就当成一个假期,却没有思考这个假期的意义。在浓厚的爱国情怀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寻找到自我生命的价值。个人在实现自我过程中,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祖国、社会,自然地就会产生爱国情怀,因为祖国的发展包含了我们的贡献;同时,个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通过为国家创造价值的方式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才是真正完善的自我,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若有一些困惑难以解决,请及时向家长、老师和朋友寻求帮助,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拨打一下心理热线哦!

【心理援助热线】

1.公共卫生公益热线

热线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

2.“12355”青少年服务台

热线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20:30

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晴热线”

热线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4.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

热线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7:00

5.白云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地址:白云区石井街道升平前街49号

【校内心理室热线】

(假期值班时间:10月2日、4日、6日8:00-21:00)

(假期值班时间:10月3日、5日、7日8:00-21:00)

来源 | 心昕心理咨询、中国教育报、中原铁警在线、文明潮州

编辑 | 云雅办公室

审核 | 校长室

云雅名片

翱翔云端

大雅树人

云雅荣誉

广东省书香校园

广东省绿色学校

广东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

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

广州民办教育四十年突出贡献机构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

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广州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学校

广州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

广州市民办教育党建工作示范点

广州市应急避险与安全演练达标示范单位

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书香校园示范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创建“好教育”工程先进集体

广州市白云区德育品牌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智慧校园

广州市白云区消防标准化示范学校

实践创新

中国数学教育创新实验基地

创建“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广东省基础教育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实验学校

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试点学校

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应用实验校

广州市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学校

广州市校园足球项目推广学校

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研究基地

广州市中小学(中职)思政课新结构教学评范式研究项目试点学校

广州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支撑校——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支撑校

广州市白云区舞蹈特色联盟学校

网址:心理调试指南 | 快乐假期,从“心”出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6283

相关内容

暑假心理调适指南——快乐假期,从“心”开始
快乐寒假,从“心”开始——寒假心理调适指南
【梅郎润心】快乐寒假,从“心”出发——请查收这份寒假心理健康调适指南
从“心”出发——新学期心理调适指南
快乐暑假,从“心”出发——暑假心理健康调适
润心赋能 | 快乐假期,温“心”相伴 ——寒假心理健康调适指南
快乐暑假,从“心”开始——暑假心理调适指南
暑期心理调适《“暑时”快乐 从“心”出发》
宏“兔”大展 从“心”出发—— 新学期心理调适指南
“心”有所“暑”丨你的快乐假期心理调适指南拍了拍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