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隐形盐”偷走健康!从厨房到外食,这份家庭科学控盐指南让你“咸淡适中”→
添加适量的食盐,让汤的咸淡适中。 #生活技巧# #厨房烹饪技巧# #煲汤小窍门#
别让“隐形盐”偷走健康!从厨房到外食,这份家庭科学控盐指南让你“咸淡适中”→
时间:2025-09-10 阅读:32 次
“咸中有味”,是中国餐桌上的一句老话。然而,这“一味”的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风险。高盐饮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隐形推手”。减少食盐摄入,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共识。
一、明明白白看标签:科学选购低盐食品
我们说的减盐,是要减“钠盐”。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如何避开“含盐陷阱”?答案就在营养标签上。找到“钠”含量:营养成分表上不一定直接标“盐”,但一定会标“钠”。选择低钠或无钠添加的产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钠≤2000毫克。每100克食品中钠含量低于120毫克可称为“低钠”,低于5毫克可称为“无钠”。警惕一些“隐形盐”食品,如酱油、味精、咸菜、薯片、方便面等,这些往往是高钠的“重灾区”。
二、智慧厨房小工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个成年人每日摄入盐≤5g。告别“凭感觉撒盐”,让科技为健康保驾护航。
1.限盐勺:这是最基础、最实用的工具。市面上有1克、2克等不同规格的限盐勺。
2.控盐瓶:类似胡椒研磨瓶,可以通过小孔均匀撒盐,避免一下子倾倒过多。
三、烹饪巧思妙招:减盐不减味
减盐不等于吃“草”,而是为了品尝食物更丰富的本味。
1.出锅放盐:盐撒在菜肴表面,舌头能更直接地感受到咸味,从而用更少的盐达到同样的咸味感知。
2.善用天然增味剂:
·鲜味:多用蘑菇、番茄、海鲜等自带鲜味的食材。
·酸味:用柠檬汁、醋凉拌或出锅前淋入,可以突出咸味,减少用盐。
·香料:花椒、八角、葱、姜、蒜、辣椒、孜然等香料能极大地丰富菜肴的风味层次。
·香气:用香油、芝麻酱、花生碎来增添香气,转移对咸味的依赖。
3.改变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白灼、凉拌等烹饪方式,减少需要大量调味汁的红烧、黄焖等做法。
四、外食点餐与外卖:我的健康我做主
外出就餐和点外卖已成为生活常态,更要学会主动控盐。
1.点餐时主动要求:点菜时可以直接要求“少盐”或“菜品清淡”。
2.汤汁沥干:很多菜的盐分和油脂都在汤汁里,吃的时候尽量沥掉汤汁。
3.调料分开放:点外卖或吃沙拉时,选择将酱料、酱油、辣油等单独分装,按需酌量添加。
4.避免重口味菜肴:减少点选水煮鱼、干锅、麻辣香锅、咸蛋黄焗等明显高盐高油的菜品。
五、以减盐带动“三减”,养成家庭健康新习惯
减盐不仅是单一行为,更可带动减油、减糖的整体饮食改善。高盐食品往往伴随高油、高糖(如酱料、零食等),通过减少盐的摄入,自然会降低对高油高糖食物的依赖。家庭可尝试:
1.用蒸煮替代油炸,减少油脂摄入。
2.用水果、坚果替代高糖零食,控制添加糖摄入。
3.制定家庭健康食谱,统筹“三减”目标,逐步形成清淡饮食新风尚。
家庭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厨房是守护家人健康的主战场。每一次查看标签的谨慎,每一勺精准的计量,每一次烹饪的巧思,都是在为全家人的长远健康投资。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培养清淡口味,让“低盐、低油、低糖”成为我们家庭餐桌的新风尚,共同品味食材最本真的美好,拥抱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
人人行动,全民控盐,
“三减”健康,全家受益!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体重管理中心(肥胖防治中心)简介
【诊疗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依托多学科专家团队,构建“病情评估+营养指导+运动指导+传统中医疗法+药物治疗+‘多对1’长期随访+必要时减重手术”等在内的一站式中西医综合诊疗新平台,从而达到科学管理体重、降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相关风险及其他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
【优势】
核心原则: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个人喜好,循序渐进,提高患者治疗的意愿以及依从性。
管理模式:阶梯式管理模式,通过全面的病情评估,如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调查,人体成分分析、中医体质辨识、并发症风险筛查等;根据超重及肥胖的原因及严重程度制定不同阶段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如饮食和运动指导、中医体质调理、西医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等。
服务优势: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内分泌代谢病科、临床营养科、传统中医科、运动康复科、胃肠外科等)团队支持,全流程管理及治疗,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以及长期跟踪随访服务,帮助巩固减肥效果,防止反弹。
【目标人群】
1.成人BMI≥28.0kg/m²;(BMI=体重(kg)/身高²(m))
2.成人BMI≥24.0kg/m²,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如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等)
3.青少年超重及肥胖人群
【门诊时间、地点】
周一到周五上午
7号楼3层 327诊室
【预约方式】
关注“福建省人民医院”服务号→点击下方功能栏“便民服务”→点击“预约挂号”→点击“按科室挂号”→搜索“肥胖防治中心”进行挂号
【诊前准备】
携带相关体检、化验等材料
【诊疗流程】
线上预约→诊前评估→肥胖多学科联合制定诊疗方案→线上线下指导干预→定期线下随诊
网址:别让“隐形盐”偷走健康!从厨房到外食,这份家庭科学控盐指南让你“咸淡适中”→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0711
相关内容
“减盐周”提醒:高盐饮食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2025年‘9·15’中国减盐周 | 景谷主题海报发布:全民控盐,科学减盐技巧助力健康生活
【晋医 · 健康科普】915 减盐周:全家携手,开启科学控盐健康生活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丨家庭减盐行动:厨房里的健康革命,从每天5g盐开始
全家携手,开启科学控盐健康生活
厨房里的健康革命:从一勺盐开始的精致生活
[健康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高血压从控盐做起——教你轻松低盐饮食
揭秘食物中的隐形盐
生活指南|健康饮食,从减少摄入盐油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