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一份心理学大师的心灵处方

发布时间:2025-09-30 09:54

好书推荐,是给心灵的一份滋养。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好书分享#

谁都不愿意糊里糊涂地度过一生,我们更需要的不是一天天地减少痛苦,而是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而现在,心理学已经走到了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的时候了。跟随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脚步,体悟真实的幸福。

本文摘录自《真实的幸福》

人可以活多长以及哪些情况会缩短或延长人的寿命,这是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

例如,文献记载犹他州的人比邻近的内华达州的人长寿。为什么呢?是因为犹他州的空气比较清新,而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空气太污浊?还是因为摩门教教徒的生活比较严谨,而内华达州人的生活太放纵?或者是因为内华达州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吃垃圾食物、吃夜宵、酗酒、喝咖啡、吸烟等造成他们比吃新鲜的食物、禁烟、禁酒、禁咖啡的犹他州人短寿?有太多的混淆变量使科学家无法分析出真正的原因。

与以上情况不同的是,修女们过着有规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与内华达州人的生活大不相同,甚至跟犹他州人的生活也不同。这些修女吃同样的食物,不抽烟也不喝酒;她们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史,都没有得过性病,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医疗条件。

所以上述的混淆变量在此都被剔除,但是这些修女的寿命和健康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欧潘98岁时,仍然很健康,几乎从来没有生过病;相反,丹那莉在59岁时中风,不久就过世了。我们可以确定,修女的生活形态、饮食和医疗条件都不是丹那莉早死的原因。

当这180位修女的自传被拿出来研读时,一个惊人差异显现了出来。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欧潘和丹那莉在自传中的描述,你能看出它们的差异吗?

欧潘修女用了“非常愉快”“很开心地期待”这两个表达幸福感的积极字眼;相反,丹那莉修女的自传中找不到一丝积极的气息。在请对这些修女的寿命毫不知情的人,针对自传中所传达出的积极感受做评分时,发现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90%年过85岁仍然活着,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34%仍然在世;同样,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到94岁时仍有34%的人在世,而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11%仍然在世。

以上差异真的来自她们自传中所传递出的幸福感的不同吗?这种差异也许是因为她们表达幸福感的程度、对未来期盼的程度、虔诚奉献的程度,甚至是自传写得好坏程度等变量引起的,但是研究发现这些变量都不相关,唯一相关的是她们在自传中所表达出的幸福感的强烈程度。看起来,一个幸福的修女也会是一个长命的修女。

爱笑的女人更幸福

大学毕业纪念册也是研究积极心理学的金矿,摄影师会叫你“看着镜头、微笑”,于是你尽可能地展示出最好的微笑,结果发现应他人要求而微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人可以笑得很灿烂,有些人只是礼貌性地动一下嘴角。

微笑有两种:一种叫作“杜乡的微笑”(Duchenne smile),这一命名是用来纪念发现它的法国人杜乡(Guillaume Duchenne),这种微笑指的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你的嘴角上扬,眼尾鱼纹出现,而牵动这些地方的肌肉非常难以用意志加以控制;另一种微笑叫作“官夫人剪彩的微笑”(Pan American smile),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的,没有杜乡微笑的特点,与其说是快乐,倒不如说是低等灵长类动物受到惊吓时的表情,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皮笑肉不笑”。

有经验的、受过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很快区分出杜乡微笑和非杜乡微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克特纳和哈克研究了密尔斯学院(Mills College)1960年毕业照上的141个女生,里面除了三名女生,其余都是微笑的,而在这些微笑中,有一半是杜乡微笑。研究者分别在这些女生27岁、43岁以及52岁时访问她们,询问她们的婚姻状况,对生命的满意程度等。当哈克和克特纳在1990年接手这个研究时,他们很怀疑能否从毕业照中预测出这些人的婚姻生活。

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拥有杜乡微笑的女生一般来说更可能结婚,并能长期维持婚姻,在以后的30年中也过得比较如意。

原来,人的幸福与否竟然能从微笑的鱼尾纹中预测出来。

哈克和克特纳曾质疑他们所得到的结果,思考是否拥有杜乡微笑的人本来就比较漂亮,是她们的美貌而不是真诚的微笑预测了她们未来生活的幸福度。所以这两位研究者又回头去做美貌的评估,结果发现美貌跟婚姻是否美满、生命是否完美无关,一个真诚微笑的女人就会拥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

以上两项研究都很令人惊奇,因为它们的结果都显示,传记中所传达出的积极情绪与照片中的微笑竟然可以预测寿命长短和婚姻幸福与否。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有关幸福的论述:快乐、心流体验、愉悦、满足、真诚、希望及狂喜。在此,我特别提出三个问题。

● 进化为什么要赋予我们幸福感?幸福感除了令我们感觉良好外,其他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

● 谁会有更多的幸福感,而谁没有?幸福感是怎么产生的,又是什么使它消失?

● 你如何在生活中建立一种持久的幸福感?

每个人都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很自然地会求助于心理学,但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心理学完全忽略了生命的积极层面。

在学术期刊的论文中,如果有100篇是关于抑郁、悲伤的论文,那么只有一篇会谈到幸福。

本书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上述三个问题提供有科学根据的答案,不幸的是,我们对如何获得幸福的知识所知甚少,完全不像对抑郁症,我们已经有了解除抑郁的操作手册。所以,在有些主题上,我可以提供确凿的科学证据;而在有些主题上,我只能从最新的研究去推论,建议你该如何引导自己的生活。但不管怎样,我会很清楚地告诉你,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我的推论。

在下面的三章中,你会发现,我最终的目的是要校正心理学过去的不平衡,利用过去辛苦累积的有关心理问题与痛苦的知识,带出更多关于幸福以及个人优势和美德的知识。

原标题:《一本好书,一份心理学大师的心灵处方》

阅读原文

网址:一本好书,一份心理学大师的心灵处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9324

相关内容

读书的好处:一本书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
“献一份爱心,捐一本好书”倡议书(精选4篇)
让心灵多一份闲适
一本旧书,一份真爱,爱心捐书倡议书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读书心得15篇(全文)
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份美好的寄托
“捐一本闲书,献一份爱心”—我们的倡议
捐一本书,献一份爱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郭萍‖缘情用理的“心灵儒学”——评李海超新著《心灵的修养:一种情感本源的心灵儒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