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德 “扫街榜” 刷屏:4000 万用户用脚投票,重构本地生活评价规则

发布时间:2025-11-10 16:03

使用'高德地图'实时查询公交、地铁票价,避免多付费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出行省钱建议# #在线比价网站#

2025 年 9 月 10 日,阿里 26 岁生日当天,一则 “神秘项目” 的面纱被揭开 —— 此前被封闭研发的阿里 C4 楼项目,并非外界猜测的 AI 芯片或智能体,而是高德地图推出的 “扫街榜”。上线首日,使用该榜单的用户就突破 4000 万,直接将 “本地生活评价体系” 推向行业焦点。

从京东挑起 “外卖大战”,到阿里本地生活以 “新阵型” 反击,如今高德 “扫街榜” 的登场,标志着本地生活竞争已跳出 “单一业务比拼”,进入 “生态化竞争” 的新阶段。

一、“扫街榜” 凭什么火?用 “真实数据” 破解评价乱象

在高德的发布会上,CEO 郭宁提出的 “榜单科学” 概念,精准戳中了当下本地生活评价体系的痛点 —— 长期以来,UGC(用户生成内容)口碑榜单饱受 “刷好评”“虚假评价” 困扰,用户难辨真伪,商家陷入 “不刷评就没流量” 的恶性循环。而高德 “扫街榜” 的核心,就是用 “数据重构评价规则”。

1. 从 “听人说” 到 “看人做”,数据更真实

不同于大众点评等平台依赖 “用户文字评价”,“扫街榜” 的评分基于两大 “真实行为数据”:

“身体力行” 的行为数据:依托高德 10 亿级用户的导航、搜索、到店、复购记录 —— 用户是否真的导航到店、是否多次复购,这些 “用脚投票” 的数据,比 “文字好评” 更能反映商家真实口碑;“言而有信” 的信用过滤:引入芝麻信用分机制,结合 AI 技术识别虚假信息,比如过滤 “一次性好评”“异常账号评价”,确保每一条有效评价都来自真实消费者。

用郭宁的话说,“扫街榜” 要做的是 “10 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让用户不用再在海量评价里 “找真相”,也让诚信商家不用再靠 “送小礼物换好评”。

2. 不止是 “榜单”,更是阿里本地生活的 “生态支点”

“扫街榜” 的价值,远不止 “帮用户选店”。从产品定位来看,它承担着阿里本地生活 “获客入口 + 生态支撑” 的双重角色:

获客入口:作为日活峰值超 2.8 亿的国民级 App,高德通过 “扫街榜” 这一免费、高频的需求(用户找店、选店)吸引流量,再将用户导向阿里生态内的饿了么、飞猪、淘宝本地生活等业务,形成 “找店 - 下单 - 消费” 的闭环;生态支撑:为阿里本地生活其他业务提供 “真实数据底座”—— 比如饿了么可依据 “扫街榜” 评分优化商家推荐,飞猪可结合榜单数据筛选优质本地服务,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发布会上同步推出的 “烟火好店支持计划”(扶持优质中小商家)和 “消费者交通补贴”,也印证了这一逻辑:用 “扫街榜” 链接用户与商家,再用生态资源反哺两端,形成正向循环。

二、并非偶然!阿里本地生活的 “五年变阵”

“扫街榜” 的诞生,不是阿里的 “临时反击”,而是近五年本地生活业务 “步步为营” 的结果。从高德的 “亏损” 到 “盈利”,从 “单独作战” 到 “生态协同”,阿里用一场 “华丽变阵”,为 “扫街榜” 的登场铺垫了基础。

1. 高德的 “逆袭之路”:从亏损到国民级入口

2014 年,阿里以 10.45 亿美元收购高德地图,此后十年间,高德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地图 App 如何盈利” 成为行业难题 —— 百度地图曾因 “车道打广告” 引发差评,证明单纯靠流量变现行不通。

转折点始于 2021 年:

2021 年,高德与飞猪、饿了么合并,组建阿里生活服务板块,首次明确 “地图 + 本地生活” 的方向;2023 年,阿里将 “口碑网” 并入高德,同步上线 “秒送跑腿”,补全 “到店 + 即时配送” 能力;2024 年,高德接入抖音团购入口,测试 “跨平台流量协同”;2025 年 3 月,阿里将生活服务领域的 “到店业务” 与高德正式合并,彻底打通 “地图导航 - 到店消费” 链路。

一系列调整后,高德的数据显著提升:2024 年国庆日活峰值突破 2.8 亿,月活超 8 亿;2025 年 2 月,阿里首次披露高德实现季度盈利 —— 从 “流量工具” 到 “盈利型生态入口”,高德完成了关键转型。

2. 从 “各自为战” 到 “有机协同”,阿里生态的重构

过去,阿里本地生活的业务常陷入 “KPI 导向的内耗”:饿了么、口碑、飞猪各自争抢资源,难以形成合力。而吴泳铭与蔡崇信回归管理层后,推动 “1+6+N” 组织架构调整,阿里本地生活开始 “拧成一股绳”。

如今,高德已成为阿里生活服务的 “数据神经中枢”:

饿了么骑手靠高德规划最优路线,实现 “分钟级配送”;菜鸟物流通过高德数据优化区域配送链路;淘宝本地生活订单依托高德的 “到店数据” 精准推荐;甚至网约车调度、飞猪本地体验项目,都依赖高德的用户行为数据。

“扫街榜” 的推出,正是这一 “生态协同” 的集中体现 —— 它不只是高德的一款产品,更是串联阿里本地生活全业务的 “数据支点”。

三、本地生活竞争升级:

从 “业务战” 到 “生态战”

此前京东挑起的 “外卖大战”,本质仍是 “单一业务比拼”;而高德 “扫街榜” 的登场,标志着竞争维度已升级为 “生态化竞争”—— 这恰恰是阿里最擅长的领域。

1. 生态竞争的核心:用 “数据 + 协同” 筑壁垒

对比其他玩家,阿里本地生活的生态优势体现在两点:

数据互通:高德的用户行为数据、支付宝的支付数据、饿了么的消费数据、芝麻信用的信用数据,可形成 “用户画像闭环”,让 “扫街榜” 的评价更精准,也让后续的商家推荐、用户服务更高效;业务协同:用户在 “扫街榜” 看到优质餐厅,可直接跳转饿了么点外卖、用支付宝付款、通过飞猪预订周边住宿,无需切换多个 App—— 这种 “一站式体验”,是单一业务平台难以复制的。

2. 对行业的影响:倒逼评价体系 “回归真实”

“扫街榜” 的出现,正在打破本地生活的 “评价内卷”:

对用户而言,“用脚投票” 的榜单更可信,不用再为 “虚假好评” 踩坑;对诚信商家而言,无需再靠 “刷评” 争夺流量,优质服务自然能获得榜单曝光;对平台而言,“真实数据” 将成为评价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倒逼其他平台优化规则,最终推动整个行业 “去虚假、重真实”。结语:本地生活进入 “生态决胜” 时代

高德 “扫街榜” 上线即火,背后是用户对 “真实评价” 的渴望,也是阿里本地生活 “五年变阵” 的成果。从京东 “外卖大战” 的单点突破,到阿里 “生态协同” 的全面反击,本地生活竞争已不再是 “谁的补贴多、谁的配送快”,而是 “谁能构建更真实、更高效、更协同的生态”。

对用户来说,“扫街榜” 是 “选店神器”;对阿里来说,它是本地生活生态的 “新支点”;对行业来说,它或许是 “评价体系重构” 的开始。接下来,其他平台是否会跟进 “真实数据榜单”?本地生活生态竞争还会有哪些新玩法?值得持续关注。

网址:阿里高德 “扫街榜” 刷屏:4000 万用户用脚投票,重构本地生活评价规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3692

相关内容

高德“扫街”,阿里到店
用脚投票,高德做“榜单”打开到店新世界?
高德地图CEO郭宁:高德扫街榜是AI时代“用脚投票”的最真实榜单
高德推 “扫街榜” 重构本地服务信用体系,阿里系全力加码到店业务
高德地图上线“高德扫街榜”:亿级导航数据重构本地生活决策体系
张乐飞:“高德扫街榜”重磅发布,重构本地到店生活商业格局
阿里加码本地生活服务 “高德扫街榜”有多少空间可以期待
阿里,重构本地生活市场
高德扫街榜
阿里VS美团:高德扫街,点评升级

随便看看